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华瑰秀抵仙都,雁宕石门天下无。
眼见朱幡出云雾,手提丹笔洗焦枯。
海鱼味爽休多食,岭马程艰合缓驱。
定有车前投贽者,幅巾麻褐是真儒。
这首诗描绘了金华和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将它们比作仙境般的仙都,强调其独一无二的自然之美。诗人眼中所见的朱幡(可能指旗帜或某种象征吉祥的物)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手中握着丹笔,似乎在进行艺术创作,或是以文墨洗涤心灵的疲惫。接下来,诗人提醒人们海边的鱼鲜美但不宜过量食用,山路崎岖,驾车应谨慎慢行,暗示旅途艰辛。
最后,诗人想象定有像古代贤士车前那样前来拜访的人,他们朴素的装束——幅巾麻褐,显示出他们是真正的儒者,追求内在修养而非外在奢华。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地方风土人情的赞赏,以及对淳朴学问的推崇。
不详
雷晚还多雨,山寒只似春。
野榴开向客,篱笋长过人。
一寸书看懒,三叉路走频。
王郎肯来否,谈笑共南邻。
江海悠悠不为名,年深识尽世间情。
于人有信惟潮候,去处无嗔是鹊声。
新欲收书添累重,旧曾学剑向财轻。
如何此日投闲迹,又结精庐傍古城。
日日松间过□□,诗成忽在水云西。
何人夜榻愁听雨,无数春船倒上溪。
燕笋出时斑豹美,凤花开处杜鹃啼。
东归更踏来时路,醉笔山廧取次题。
搜山马退馀春草,避世人归起夏蚕。
破屋烟沙飞飒飒,遗民须鬓雪毵毵。
青山几处杨梅坞,白酒谁家榉柳潭。
休学丁仙返辽左,聊同庾老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