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

双舸亭亭横晚渚,城中飞观嵯峨。

画桥灯火照清波。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

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

人生无奈别离何。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宋词《临江仙·其一》是晁冲之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开篇“双舸亭亭横晚渚”,写两艘小船静静地停靠在傍晚的水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城中飞观嵯峨”描绘了远处城中的楼阁巍峨耸立,与水边的景色形成对比,展现出城市的繁华。

“画桥灯火照清波”一句,通过明亮的灯火映照在清澈的水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热闹与寂静交织的场景。接下来,“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运用了比喻,将桥上的装饰物比作玉钩和金锁,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则转而抒发离别之情,诗人问堤边的柳树是否也会因频繁的离别之歌而感到厌倦,赋予了无情感的景物以人的情感,增添了浓厚的伤感色彩。最后两句“人生无奈别离何。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直抒胸臆,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离别带来的痛苦,尤其是对于漫长的夜晚、短暂的梦境和愁绪的增加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寄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人生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渔家傲

浦口潮来沙尾涨。

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

鳜鱼吹起桃花浪。雪尽小桥梅总放。

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

澄江日色如春酿。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感皇恩(其一)

小阁倚晴空,数声钟定。斗柄寒垂暮天净。

向来残酒,尽被晓风吹醒。眼前还认得,当时景。

旧恨与新愁,不堪重省。自叹多情更多病。

绮窗犹在,敲遍阑干谁应。断肠明月下,梅摇影。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

蝴蝶满西园,啼莺无数。水阁桥南路。凝伫。

两行烟柳,吹落一池飞絮。秋千斜挂起,人何处。

把酒劝君,闲愁莫诉。留取笙歌住。休去。

几多春色,禁得许多风雨。海棠花谢也,君知否。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