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蒋心余先生归舟信却寄

风骚托命卜升沉,有数星辰感更深。

海内浮云看倦眼,山中丛桂识初心。

凉飔伺病须调摄,上水移家几滞淫。

望到皖公烦系缆,料缘逋客发悲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得蒋心余先生归舟信却寄》由清代诗人余鹏年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含哲理的意境。

首联“风骚托命卜升沉,有数星辰感更深”,以“风骚”二字开篇,借以表达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寄托,同时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如同星象的变幻莫测,引出对命运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有数星辰感更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星辰虽有规律可循,但其背后蕴含的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让诗人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颔联“海内浮云看倦眼,山中丛桂识初心”,通过“海内浮云”与“山中丛桂”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观感与内心世界的宁静。海上的浮云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变化,而山中的丛桂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与最初的纯真。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与反思。

颈联“凉飔伺病须调摄,上水移家几滞淫”,在前两联的基础上,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融入其中。凉飕飕的微风提醒着诗人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反映出他对于健康与生活的重视。同时,“上水移家几滞淫”则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待。

尾联“望到皖公烦系缆,料缘逋客发悲吟”,以具体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想象自己在前往皖公山的路上,因故需要系缆停留,这既是对旅途中的偶然事件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这里的“逋客”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对某种逃避现实行为的自嘲。整首诗在结尾处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眷恋。

综上所述,《得蒋心余先生归舟信却寄》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细腻表达,是一首富有内涵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2)

余鹏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潼关

风陵堆口净风埃,马首鸣蝉树树哀。

云入中条将雨去,人随返照过关来。

此间浩劫纷难问,无际洪荒郁不开。

三晋二崤相向晚,侧身天地一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王官谷下

一村拥树入阴晦,村宇寥寥在山翠。

忽惊泉挂满村巅,未知雨过何峰背。

泉来争道流残花,是中恐即秦人家。

峰回路绝不可到,扰扰山城喧鼓笳。

形式: 古风

渭城

三叠骊歌酒一尊,孤吟客舍近黄昏。

满城暮雨杨花白,不出阳关亦断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夜泊滇池

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

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

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

沙边洲渚白,水面菰芦凉。

哀鹤叫其群,露下如清霜。

是时宵已半,河汉流未央。

潮生螳螂川,影动牂牁江。

神光眩金碧,俯见鱼龙藏。

寒波益浩荡,孤艇随低昂。

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

凿池教水战,遂辟西南疆。

当时万余里,两水遥相望。

相望不可见,古意愁茫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