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平章

圣君图治思黄发,国老除书下紫宸。

身喜围腰虹玉重,眼明补衮色丝匀。

乞言应笑桓荣陋,济美谁如郑武频?

阿阁近天鸣采凤,恩波泽物到枯鳞。

锡书每启金华秘,赐馔时分玉食珍。

出处岂惟关世运?旬宣何以布皇仁?

门人莫惜狂论事,驭吏何妨醉吐茵。

岂但勋名誇众口?太常旗上是三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为吴平章所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圣明君主致力于国家治理的赞美,以及对吴平章才能的认可和对他未来的期许。首联描绘了皇帝关怀贤臣的情景,"圣君图治思黄发","国老除书下紫宸",显示出朝廷的重视与期待。

颔联通过"身喜围腰虹玉重",形象地写出吴平章受到的荣耀,"眼明补衮色丝匀"则赞美他才智出众,堪当重任。颈联以历史人物桓荣和郑武为例,强调吴平章的美德和能力,暗示他的贡献将如同他们一样显著。

尾联进一步表达对吴平章的祝福,"阿阁近天鸣采凤"象征其地位显赫,"恩波泽物到枯鳞"则寓意他的政绩惠及百姓。诗人祝愿吴平章在朝堂上发挥重要作用,"锡书每启金华秘,赐馔时分玉食珍",并期待他的言论能体现皇上的仁德。

最后,诗人认为吴平章的出仕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是皇恩浩荡的体现,鼓励他不必拘泥于礼法,敢于直言,"门人莫惜狂论事,驭吏何妨醉吐茵"。结尾处,诗人以"岂但勋名誇众口?太常旗上是三辰",寓意吴平章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如同星辰般璀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工整,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照磨之越

朱甍翼翼小蓬莱,秋水芙蓉次第开。

真宰不遗生物意,参谋须藉出群材。

风生幕府文书静,月转城楼画角催。

喝道莫惊刘宠庙,赋诗还上越王台。

鉴湖水涨陂间稻,禹穴云荒石上苔。

土有茶芽方入贡,陵无麦饭孰兴哀?

齐民恳恻知何已?此日登临亦快哉。

日脚萧韶天姥下,潮头旗鼓孝娥来。

神人驩喜樯风顺,溪上千帆往复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盛氏野秀堂

野秀堂前湖水绿,绕湖千嶂列檐阿。

岸花隔浦飞红雨,林木含风拥翠波。

酒醒忽持如意舞,诗成或击唾壶歌。

绝怜吹絮翻金鲫,更爱将雏睡白鹅。

邻艇卸帆绳擉布,田扉邀饮町畦过。

栽兰九畹秋纫佩,织锦全机夜度梭。

去国娉婷谁共载?逃虚放旷自同科。

橘中尽有商岩乐,奈尔春愁鬓影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顾氏绿阴亭

顾家亭子绿阴阴,杨柳菰蒲岸岸深。

鹭下积陂明霁雪,莺啼丛薄度镕金。

凉云覆地苔粘屐,疏雨沾衣露满襟。

境旷始知清昼寂,舟行忽见白沤沈。

锦香承宇花如雾,星采当阶月在林。

荷钁课童栽药物,开窗傍水候跫音。

湛痴元自能谈易,嵇锻何妨善鼓琴。

况是松醪酿初熟,公馀莫厌客同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周左丞玉雪坡

玉雪坡前一色云,更无纯白斗氤氲。

春回土脉孤亭在,山掩人家半路分。

铁石峥嵘推宗相,江湖冷落念番君。

调羹佳实花时见,喷笛清风海内闻。

墨积砚坳留凤咮,香飘池上点鹅群。

商盘久向坑灰冷,秦篆何曾野火焚?

已翼庙谟跻丙魏,兼闻户履有河汾。

腐儒独愧身如腊,已老何殊辟蠹芸?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