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国春方涨,扁舟去渺然。
波平岳麓寺,天入洞庭船。
下濑征蛮地,长沙吊屈篇。
劳臣有王事,郢曲几时传。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水乡的景象,诗人乘着扁舟在湖面上漂泊,感受到波光粼粼与岳阳楼的倒影相映成趣,天空仿佛融入了洞庭湖的广阔之中。他沿途经过征讨蛮地的战场,心系历史,想起了屈原在长沙的沉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作为一位忙碌的官员,诗人感叹何时才能真正欣赏到如郢曲般的闲适生活。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公务之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不详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朔风一夜至,庭树叶皆飞。
孤宦百忧集,故人千里归。
岱云寒不散,江雁去还稀。
迟暮兼离别,愁君雪满衣。
上方浮近浦,系艇即当门。
沙溆通寒气,阶基落涨痕。
孤城春水岸,归鸟夕阳村。
欸乃歌声入,空庭未觉喧。
明月非霜雪,满城生夜凉。
阁浮杨柳岸,风接芰荷香。
渔火平临槛,虫声暗逼床。
谁怜河汉浅,牛女独相望。
何处寻梅尉,移家就蒋村。
怒流安水碓,深树荫柴门。
词赋闲居得,渔樵晚计存。
城东虚草阁,寂寞野云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