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客空斋叹不归,乡心二月乱于丝。
杏花深巷春风梦,茅屋荒田夜雨诗。
天气未佳宜小住,人生行乐竟何时。
乞君安得千壶酒,烂饮狂歌慰别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空斋中感叹无法归家,心中充满了乡愁,如同二月纷乱的春丝。杏花盛开的小巷里,春风轻拂,仿佛带人入梦;而夜晚的茅屋前,荒田之上,细雨如诗,增添了几分凄美。诗人劝说这位客人,虽然天气不佳,但不妨暂时停留,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因为人生中的欢聚与别离总是难以把握。最后,诗人以一个深情的请求结束,希望友人能获得千壶美酒,共同举杯,以狂歌和醉饮来慰藉即将分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将离别的哀愁与对相聚的渴望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四山敛暝色,百虫沸哀声。
夜久月未出,川光虚自明。
振振风生柳,沾沾雪点矶。
白攒秋水立,青映暮天飞。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鸣鸠林外桑密,眠犊沙头草添。
春水石桥红杏,夕阳茅屋青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