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吴存的《东湖十咏(其二)双塔铃音》描绘了东湖畔双塔与风铃的景象,以及僧人聆听风铃声后的感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文笔双峰锐刺天”,以“文笔”比喻双塔之高耸入云,形象地描绘出双塔的雄伟壮观,如同两支锐利的笔直插云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次句“风檐万铎语苍烟”,进一步渲染了双塔周围的环境氛围。风吹过塔檐,千百个风铃随之摇曳作响,仿佛在与苍茫的烟云对话,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意境。
后两句“沙门听彻渠应解,说到番君教战年”,转而描写僧人聆听风铃声的情景。这里的“沙门”指的是僧侣,“番君”则可能是指古代的边疆将领或战争中的指挥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僧侣内心平静与对外部世界纷扰的深刻思考。僧人通过聆听风铃声,似乎能理解到某种超脱尘世的智慧,这与古代将领在战事中的决断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和平与战争、宁静与动荡之间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思考的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与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