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文正公集序帖赞

道本于身,真积乃全。贯以一诚,虽人实天。

元祐之初,帝赉良弼。匪康其躬,为民而出。

龙起于洛,云兴于嵩。有泽其膏,四海之丰。

方其未骧,一念下土。九关虽扃,编此守虎。

及其既用,草偃维风。群贤鳞差,滃然而从。

天以诚开,民以诚格。混融流通,何索何获。

有崇南山,太平之基。岩岩具瞻,维公宜之。

平生不欺,涵泳浃洽。心画之作,为天下法。

取人以直,持己以谦。岂徒幅笺,二德之兼。

荣光属天,公书在椟。有德有言,温其如玉。

形式:

翻译

道源于自身,真实积累才能完整。以真诚贯穿始终,即使面对人世,也如同面对上天。
元祐初年,皇帝赐予优秀的辅臣。他并非只为自身安康,而是为了百姓出仕。
龙从洛阳兴起,云气在嵩山升腾。他的恩泽如膏,使四海丰饶。
当他尚未显扬,心中挂念着大地。尽管关卡重重,他坚守如虎。
一旦被任用,他的威望如同风行草偃。众多贤才纷纷追随,景象盛大。
天意因真诚而开启,民众因真诚而敬服。万物交融,无所求而自得。
崇南山象征太平,是稳固的基础。威严可敬,您理应如此。
一生诚实无欺,深思熟虑,言行一致,成为天下楷模。
选拔人才公正,自我要求谦逊。这并非仅限于书信,而是德行和言语的双重体现。
荣耀归于上天,您的著作封存。美德与智慧并重,如美玉般温润。

注释

道:道理。
积:积累。
贯:贯穿。
良弼:优秀辅臣。
匪:非。
康:安康。
龙:比喻杰出人物。
膏:恩泽。
编:编撰。
守:坚守。
岩岩:威严的样子。
宜:适合。
涵泳:深思熟虑。
浃洽:融洽。
取人:选拔人才。
幅笺:书信。
荣光:荣耀。
公书:著作。
温其如玉:温润如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岳珂对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司马文正公(即司马光)的赞誉之作。诗中强调了司马光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才能,以及他以诚待人、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道本于身,真积乃全"体现了司马光个人修养深厚,"贯以一诚,虽人实天"则赞扬他的真诚无私,如同上天赋予的使命。"匪康其躬,为民而出"表达了他不图私利,只为百姓谋福利的精神。

诗中通过"龙起于洛,云兴于嵩"象征司马光的崛起和影响力,"有泽其膏,四海之丰"形容他的施政给国家带来繁荣。"九关虽扃,编此守虎"暗示他在关键时刻能掌控局面,"草偃维风"则描绘他领导群臣的威望。"天以诚开,民以诚格"揭示了他以诚信赢得人心,"有崇南山,太平之基"赞美他是国家安定的基石。

最后,诗中提到司马光的品德如玉般温润,他的言行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取人以直,持己以谦",并称赞他的著作虽然未被广泛流传,但其德行与智慧如同珍宝般深藏。整首诗是对司马光高尚人格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布袋和尚颂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形式: 四言诗 押[队]韵

光宗皇帝待月诗御书赞

疏篁阴阴,长松矫矫。苔静云閒,山清月皎。

乐以心会,兴因天随。以诗观诗,是谓管窥。

形式:

光宗皇帝夏竦双头牡丹赋御书赞

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

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

万葩其春,綵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醟之。

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

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

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

巍巍太皇,万寿称之。一德隆兴,圣益圣之。

维太平臣,尝比兴之。国英竦名,夏则姓之。

秾纤艳殊,美则评之。仁皇之祥,今亦订之。

尧父舜子,本天性之。龙楼鸡鸣,久温凊之。

晦明节宣,臣或诤之。瑜瑕未昭,事则镜之。

宸毫所传,神具听之。后三十年,臣则胜之。

金匮名山,尚克證之。

形式:

刘忠武书简帖赞

以劲笔力,作往来帖。婉有馀妍,庄不可狎。

古者文武,初非二流。系于卿士,予其从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