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

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

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

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与农人忙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季节更替的自然韵律和生活气息。

首句“残腊生春序”,点明时序交替,冬日即将过去,春天悄然来临。残腊,指的是冬末时节;春序,则是春天的序曲,预示着生机的复苏。这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逐渐苏醒。

“愁霖逼岁昏”一句,通过“愁霖”(连绵不断的雨)和“岁昏”(年岁的暗淡),形象地描绘了冬末雨水频繁、天气阴沉的情景,营造了一种略显压抑的氛围。同时,“逼”字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对年末时光的压迫感,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下来的“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新旧交替的景象。小红的花朵在枝头绽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众绿覆盖在枯萎的根茎之上,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的延续。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隐含了生命循环的哲理。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则进一步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观。阴冷的山谷中泉水正注入,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而广阔的田野上,水势渐涨,即将浑浊,预示着春雨将至,万物生长的季节即将到来。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的动态美。

最后,“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农人的生活。向东作,意味着农人们开始了一年的劳作,准备迎接新的耕种季节。百事集柴门,形象地描绘了农家人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场景,柴门的繁忙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对比,凸显了农人生活的质朴与勤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末春初自然景象和农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韵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客舍听雨

沈沈苍山郭,暮景含馀清。

春霭起林际,满空寒雨生。

投装即虚馆,檐响通夕鸣。

遥想山斋夜,萧萧木叶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其一)

阴霭除已尽,山深夜还冷。

独卧一斋空,不眠思耿耿。

闲来生道心,妄遣慕真境。

稽首仰高灵,尘缘誓当屏。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其二)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

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

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社日诸人集西冈

郊原暧芳物,细雨青春时。

前冈遐敞地,登览情无遗。

农亩怀岁功,壶浆祝神釐。

我惭里居氓,十载劳驱驰。

今朝幸休闲,追逐聊嘻嘻。

笑语欢成旧,尽醉靡归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