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亭

钱唐西湖三百寺,芳草画桥烟霭中。

宝陀大士本无相,一亭聊慰伏蛇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杭州西湖有三百座寺庙,绿草如茵,画桥在烟雾朦胧中若隐若现。
宝陀大士原本没有形象,一座小亭子暂且慰藉了伏蛇的功德。

注释

钱唐:古代对杭州的别称。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三百寺:形容寺庙众多。
芳草:青草,形容景色优美。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梁。
烟霭:雾气或轻烟。
宝陀大士: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可能指代某位特定的佛像。
无相:佛教中表示超越形象的概念。
一亭:一个小亭子。
聊慰:姑且安慰。
伏蛇功:传说中菩萨或神明的功德,此处可能象征消除灾难或保护当地人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古朴的寺庙。开篇“钱唐西湖三百寺,芳草画桥烟霭中”两句,通过对西湖众多寺院的点缀,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雾气氤氲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赞叹。

“宝陀大士本无相,一亭聊慰伏蛇功”两句,则是从历史典故中引用了宝陀寺的大士(高僧)以示其超然物外之境界,并通过“一亭聊慰伏蛇功”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大士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驯服猛兽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风光和佛教文化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超然物外境界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于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情感。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饮襄阳沈氏家醉题侍儿小莹裙带

旋剪香罗列地垂,娇红嫩绿写珠玑。

花前欲作重重结,系定春光不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八)

梦为蝴蝶恣飞飞,飞入花丛处处迷。

不是提壶强呼起,尚应栩栩展江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七)

股大如腰立已忧,不须登阁始三休。

道人尊足元无病,莫取形骸向里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五)

风头皱浪开还促,雨点圆纹乱更多。

何似无风亦无雨,碧天千里在澄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