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龚竹卿

同朝尚忆当时事,我去明朝公入台。

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

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

似尔全归亦安憾,贞元遗曲自生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同朝之人还记着那时的事情,明天我就要离开,你将入主朝廷。
边境的支柱突然崩溃,如同英雄的节仗折断,战乱之地又像蓬莱仙境般动荡。
梦醒后为杞国的忧虑而心痛,世界变迁,我为了躲避战乱回到辽东。
像你这样能全身而退,也算没有遗憾,贞元年间遗留的歌曲中充满了哀伤。

注释

同朝:同一朝代。
尚:还。
忆:回忆。
当时事:过去的往事。
去:离开。
明朝:明天。
公:您(对对方的尊称)。
入台:进入朝廷任职。
岳柱:边疆的支柱。
摧:崩溃。
忽:突然。
英簜:象征英雄的节仗。
海尘:战乱的象征。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此处比喻动荡不安的地方。
梦阑:梦醒。
杞国:古代小国,常用来比喻忧虑国家。
忧天痛:深感忧虑。
世换:世道变换。
辽东:古代地区名,此处指战乱之地。
避地:逃避战乱。
似尔:像你这样。
全归:全身而退。
亦:也。
安憾:没有遗憾。
贞元:唐代年号。
遗曲:遗留下来的歌曲。
自生哀:自然而然地充满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陈杰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龚竹卿。诗中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首句“同朝尚忆当时事”表明诗人与龚竹卿曾共事一朝,回忆起过往的共同经历;“我去明朝公入台”暗示龚竹卿可能已经去世,而诗人自己也即将离开这个世界。

接下来两句“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通过比喻,描绘了边疆局势动荡不安,龚竹卿如同擎天柱般的英杰突然离世,令人感到天地为之震动,仿佛蓬莱仙境也被这哀痛所扰。

“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以“杞国忧天”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又提到自己因世事变迁不得不离开家乡,流露出无奈和哀伤。

最后两句“似尔全归亦安憾,贞元遗曲自生哀”直抒胸臆,诗人认为龚竹卿虽然离世,但他的精神犹在,即使全归黄土,也无遗憾。然而,诗人仍为龚竹卿的离去感到哀痛,因为他的诗歌就像贞元时期的遗曲,充满了深深的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缅怀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雷尚书丧归二首(其二)

初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恤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垄几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雷尚书丧归二首(其一)

班朝曾共多艰日,草疏相过太息时。

扶起斁伦千古痛,唤醒忠魄九原悲。

我逃微责去汶远,公坐高名出昼迟。

危急一朝还并命,举头颠厦欲安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晓登吴山二首(其二)

汉鼎犹分二,梁瓯未阙全。

宸居本无外,王业偶成偏。

艺祖肇千祀,嫡孙方四传。

会将新雨露,遍洒旧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晓登吴山二首(其一)

海水朝天白,宫云捧日红。

衣冠四方极,正朔九夷通。

矢射狼星北,旗迎太乙东。

侧闻南渡意,暂与去邠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