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恢大山韵三首(其一)

官罢宾客散,家贫僮仆顽。

尚有此阿堵,苔钱何斑斑。

酒从田父饮,果听邻人攀。

四壁夜无盗,焉在门常关。

浪作送穷文,五鬼驱复还。

士各行乃志,慎毋赋招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官职结束宾客离去,家中贫困仆人顽劣。
虽然还有这些财物,积满灰尘的钱币斑驳可见。
饮酒来自田野老农,水果采摘听邻居呼唤。
夜里四面墙壁空荡,无需常闭家门防盗。
我随意写下《送穷文》,五鬼被驱赶又返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切勿强求如招山一样艰难。

注释

官罢:官职结束。
宾客散:宾客离去。
家贫:家中贫困。
僮仆顽:仆人顽劣。
阿堵:这里指财物。
苔钱:积满灰尘的钱币。
斑斑:斑驳可见。
田父:田野老农。
攀:采摘。
四壁:四面墙壁。
盗:盗贼。
门常关:常闭家门。
浪作:随意写。
送穷文:古代文章名,寓意摆脱贫困。
五鬼:象征贫穷和困苦。
驱复还:驱赶后又回来。
士:读书人。
各:各自。
行乃志:追求自己的志向。
慎毋:切勿。
赋:强求。
招山:比喻难以实现的目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官职卸任后,家境贫寒、宾客稀少的凄凉景象。"官罢宾客散,家贫僮仆顽"表明官员生涯结束,朋友和客人也随之而去,家庭经济困难,只剩下懒惰的奴仆。"尚有此阿堵,苔钱何斑斑"中的“阿堵”应指家中残存的一点财物,而“苔钱”则形容青苔覆盖的古钱,暗示岁月沧桑和物是人非。

接下来的"酒从田父饮,果听邻人攀"可能是在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喝农家自酿的酒,也还是要依靠邻里间的互相帮助。"四壁夜无盗,焉在门常关"则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安稳感。

"浪作送穷文,五鬼驱复还"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贫穷境况的无奈,以及可能面临的外界压力和诱惑。最后的"士各行乃志,慎毋赋招山"则是对士人的劝勉,提醒他们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要轻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贫穷生活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和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再送王圣俞戴溪

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青原有王老,历世羲献贤。

自浙而江淮,北理彭城船。

不上郭隗台,不饮卢沟泉。

问之果何往,往陟泰山巅。

观古封禅碑,讨究秦汉镌。

森森楷木林,上香先圣前。

滕州孟子庙,邹县有墓田。

我亦尝过之,如亲闻七篇。

羡君今勇往,插翅如登仙。

呜呼古先哲,何以百世传。

我等生后世,倏忽销如烟。

嗟嗟此何故,男子若妇然。

少游胜伏波,此论何其偏。

七战殁牖下,毕万自有天。

誓死或不死,求全终罕全。

吾闻溪中禽,有曰信天缘。

鱼过得饱食,终不流饥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再赋春寒

已近江南煮酒天,单衣时节更重绵。

女郎斗草频呵手,老子看花剩耸肩。

归燕迎风帘外语,新鹅怯水岸间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难禁故放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赠砚工杨全长句

谁凿山中龙尾石,遍与人间供翰墨。

蛟螭妒嫉互盘踞,鬼神守护勤呵叱。

苟非其人不轻出,似觉天公深爱惜。

磨砚轻写俗文章,岂不青蝇污白璧。

砚工具眼如玉工,千岩夜见月贯虹。

悬崖深渊致巨璞,毡包席裹箱奁中。

深藏不敢亵天赐,胁取岂无王与公。

脱使捐金动至百,卒未肯售宁固穷。

客行何来身突兀,作字不媚诗有骨。

此翁谓是谪仙人,开匣再拜献此物。

乃知杨翁亦奇崛,气高肯为势力屈。

剑与烈士得所归,天下之宝不可忽。

形式: 古风

冰崖杨明府德藻携红酒殽果来饮归舟独坐熊皮索笔作字且出示箧中书为赋吴体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

熊皮端坐雪衣洁,兔颖疾挥葱指长。

琥珀味浓酒溢□,□□价重书盈箱。

炰羔剪韭儿辈问,此岂拜石米元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