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述征(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历史人物的借鉴。
首句“歧路叹式微,同心赋埙篪”,以歧路和式微比喻人生的艰难与衰落,同时借埙篪之合奏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接着,“问君此何时,鷤鴂鸣高枝”一句,通过询问时间与鷤鴂的鸣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繁华歇芳岁,日暮朱颜缁”描绘了繁华过后,岁月的痕迹在人的容颜上显现,暗示了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颜缁亦云已,古处今然疑”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古今相似的思考,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
“鱼鳖不上汉,松柏不处卑”运用对比手法,以鱼鳖与松柏的不同生存环境,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与选择。“留侯托黄石,范蠡溯鸱夷”引用了汉初名臣张良与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的故事,强调了智慧与隐退的重要性。
“春华吾不羡,岁寒吾不欺”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繁荣的不羡慕,以及对坚守原则的坚持。“苦李载道傍,匏瓜甘后时”以苦李与匏瓜的比喻,说明了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即使过程艰辛也能收获甘甜。
最后,“莽莽楚日黄,薄莫将安依”以楚地的黄昏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暮年,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历史故事的引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选择等主题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