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仲广归姑苏

醉坐春风棹,春波照眼明。

正当欣赏处,又惨别离情。

渺渺飞花远,萋萋芳草平。

少年怀璧去,有待价连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送徐仲广归姑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句“醉坐春风棹”,以“醉”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微醺的氛围,仿佛诗人与友人在春日的江面上轻舟慢行,享受着春风拂面的惬意。然而,“醉”并非真正的醉酒,而是内心的沉醉与陶醉,是对眼前美景的痴迷和对友情的珍惜。

“春波照眼明”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明媚景象。春水如镜,映照出友人的身影,也映照出诗人的心境。这里的“明”不仅指光线明亮,更暗含着心灵的清澈与明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正当欣赏处,又惨别离情”,转折点出现,情感从喜悦转向哀愁。在美好的时刻,却不得不面对分别的痛苦。这种矛盾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知未来的担忧。

“渺渺飞花远,萋萋芳草平”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离别的哀愁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远处的飞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离散,而近处的芳草则代表着永恒与希望。这样的描绘,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让人在感叹离别之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最后,“少年怀璧去,有待价连城”一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与祝福。少年带着珍贵的才华离开,如同怀揣着价值连城的宝物,暗示了友人未来光明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性。这句话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次送别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情流露。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和浦宪副述怀(其一)

归来东阁外,旧业未全贫。

醉卧草为藉,醒来花满身。

好山浑似旧,弱柳几更新。

即办吟诗债,无心养谷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浦宪副述怀(其二)

昔在秋台日,闭门甘守贫。

满朝求识面,同巷懒呈身。

冰檗常如旧,烟花自换新。

且须传酒颂,何必论钱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庚申夜作

懒守庚申夜,惟耽熟睡甜。

三尸尔自诉,一念我何惭。

纳纳乾坤大,悠悠岁月淹。

旧庐东海上,归计不须占。

形式: 五言律诗

寄徐时用

同邸每同游,别来俱白头。

古心遭俗骂,老眼阅时流。

明月三江棹,清风百尺楼。

更期东海上,鹤氅伴閒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