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曲

谁著紫罗襦,据床弹琵琶。

意在市中人,声声到日斜。

系马垂杨下,停车傍酒家。

曲调岂关手,闻音多叹嗟。

将军笑不言,彼此争奈何。

年年春日媚,日日门前花。

相识不相识,满目空尘沙。

悠悠大道间,古树临长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大道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首句“谁著紫罗襦,据床弹琵琶”,以女子弹奏琵琶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意在市中人,声声到日斜”,女子的音乐似乎穿越了时空,直达市井之中,直至夕阳西下,余音袅袅,仿佛将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悠扬的旋律之中。

“系马垂杨下,停车傍酒家”,画面一转,描绘了旅人在大道旁歇息的情景。马儿悠闲地站在垂柳之下,行人则选择靠近酒家,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也暗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寻求片刻慰藉的心态。

“曲调岂关手,闻音多叹嗟”,诗人在此处巧妙地揭示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即使曲调并非由演奏者的手指直接决定,但听到的每一音符都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思与感慨。音乐跨越了语言的界限,成为了沟通情感的桥梁。

“将军笑不言,彼此争奈何”,这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权力与冲突的象征——将军。即便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难以调和的矛盾,人们只能以沉默回应,表达无奈与无力感。这种情境的描绘,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也是对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无力感的深刻洞察。

“年年春日媚,日日门前花”,春天的美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门前的花朵日日绽放,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的循环。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人们却不得不面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相识不相识,满目空尘沙”,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许多面孔,有的成为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相识与相知逐渐被遗忘,留下的只有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空虚。

“悠悠大道间,古树临长河”,最后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大道两旁是历经沧桑的古树,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条流淌的河流。这样的景象不仅给人以宁静之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场景与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宛转歌

春中花盛开,暄风集崇台。

爽气朗襟袖,白昼净尘埃。

如此良辰何,看看欲徘徊。

徘徊还自问,人生当几回。

荆棘生高坟,雨雪空皑皑。

今我不惜阴,后人徒见哀。

后人复如我,展转成劫灰。

劝君濯渊鉴,静言观从来。

春花与秋实,荣落时见摧。

观彼荣落时,我心当何持。

莫以琴瑟娱,逐乐忘归期。

斗酒虽云欢,万岁谁相知。

何不趁芳华,百情聊以移。

形式: 古风

乐辞

世人重颜色,颜色如秋兰。

兰气随风散,兰花开后残。

眼见花开尽,香散秋风寒。

独坐观荣瘁,流泉空潺潺。

此意难为言,人外君自看。

枯骸旧颜色,旧人今不识。

新人即旧人,恩怨岂当忆。

形式: 古风

梅花落

梅花良可持,翻惜花落时。

花在霜中好,花在霜中老。

开落趁春寒,不识春外草。

青青松柏枝,常为斧斤恼。

延促终归尽,寻香苦不蚤。

莫忧落时无,但看开时皎。

物理岂长荣,春光人见少。

百卉望不及,寂寞寒山道。

形式: 古风

渌水曲

乘流汎春渚,荡荡木兰桡。

日射水头红,微风翼柔条。

轻衣入芳树,重阴覆河桥。

缓步胜安车,遵畬盼新苗。

真乐岂景物,百龄如一朝。

山酌薄醇醪,清辞当歌谣。

心与诸境泠,寓目皆逍遥。

烟光澹将夕,黄鸟鸣咬咬。

倚杖望櫩际,去来谁为招。

含情迟回涂,此道何寥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