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过桓山宋司马桓魋之墓

愚哉宋司马,仲尼安可轻。

欲害其如何,不知天所生。

此山昔葬骨,废穴尚留名。

宿土消含饭,飘风散精灵。

日中狐兔集,夜半鸱号鸣。

当其崇建时,久远劳经营。

荷锸万夫集,石椁三年成。

讵知百世下,牧竖来纵横。

君看孔林树,千古犹青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徐州过桓山宋司马桓魋之墓》,是明代诗人周忱所作。诗中通过对桓魋墓地的描绘与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愚哉宋司马,仲尼安可轻”开篇即以反问形式,对宋司马(指桓魋)的评价提出质疑,暗示了对孔子思想的尊重与推崇,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反思历史人物价值的基调。

接着,“欲害其如何,不知天所生”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历史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与后果,强调了自然法则与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此山昔葬骨,废穴尚留名。宿土消含饭,飘风散精灵。”这四句描绘了桓魋墓地的景象,通过“昔葬骨”、“废穴”、“宿土”、“飘风”等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同时借“含饭”、“精灵”等元素,增添了神秘与哀伤的氛围。

“日中狐兔集,夜半鸱号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墓地的荒凉与孤寂,通过“狐兔集”、“鸱号鸣”的动态场景,强化了墓地的荒芜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命运的不可预知性。

“当其崇建时,久远劳经营。荷锸万夫集,石椁三年成。”这几句回忆了桓魋墓地建造的宏大场面,通过“崇建”、“劳经营”、“万夫集”、“石椁三年成”等词语,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人物身后荣耀与辉煌。

“讵知百世下,牧竖来纵横。”最后两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身后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时间长河中人物地位变化的感慨,强调了历史的无常与人生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描绘了桓魋墓地的景象,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的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3)

周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永乐二年进士。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他府以次减。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有《双崖集》。卒谥文襄

  • 字:恂如
  • 号:双崖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81—1453

相关古诗词

梦亲堂

人心昼所思,夕暮形梦寐。

感通在积诚,默默恒相契。

怜君七尺躯,失怙自童稚。

庭训不及闻,甘旨何由致。

昨来荐蘋藻,焄蒿格诚意。

音容接髣髴,綵服疑趋侍。

鸡鸣恍惚间,枕簟空流涕。

羹墙与手泽,触目多悲思。

梦时此心存,梦觉心岂异。

永怀罔极恩,欲报知无计。

勖哉期立身,显扬绍先志。

形式: 古风

史节妇诗

凄凄霜露零,杳杳鸾凤析。

呱呱襁褓儿,惨惨床帷夕。

长嘷向青冥,所天成永隔。

蜀月旅榇孤,吴云故山逖。

险坎固多虞,生死宁复惜。

迢递履道途,艰难搆窀穸。

岂惟仓卒间,岁月终感激。

晚节力在今,矢心良自昔。

矿石尚或磨,精金犹可革。

此心比金石,千古终不易。

形式: 古风

送子宣

我家白沙渚,君住桐江头。

我家门前水,亦向桐江流。

我行为客久,十载京华留。

昨来过彭泽,一汎南湖舟。

瞻望故乡水,衷情思悠悠。

况此故乡客,同宗复绸缪。

去家六千里,相见蓟城陬。

见君令我喜,别君令我愁。

君归桐江上,为我报汀鸥。

乞身在旦暮,忘机共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元夕禁中观灯应制

都城雪霁春融融,月轮皎洁当晴空。

喜传恩诏出三殿,洞达天门开九重。

神鳌来自沧溟里,背拥仙山翠如洗。

楼台氤氲瑞霭凝,岩峦缥缈祥烟起。

银灯匝地生光华,点点星毬笼绛纱。

上林万树彤霞影,东风一片芙蕖花。

是时仙仗临丹陛,五云高捧銮舆至。

阙下旌旗虎卫严,花间剑佩千官侍。

大庖列馔御筵开,教坊合乐欢相陪。

铙歌声逐箫鼓发,綵队舞随干羽来。

番夷稽首拟丹扆,御炉馥郁香烟紫。

中官促宴酒如渑,群臣既醉天颜喜。

覃恩不但遍朝堂,此夕欢娱同万方。

至仁覆育同天地,治化久矣趋虞唐。

小臣幸济升平世,传柑几度沾恩惠。

愿效三呼比华封,共祝皇图千万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