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

楼上疏灯彻夜明,营前击柝断人行。

宵严都尉亲巡栅,岁歉村农罕入城。

岘首一书愁未报,淮南十月更孤征。

霜寒不是无衣苦,凄瑟难为负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楼上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首联“楼上疏灯彻夜明,营前击柝断人行”以“疏灯”和“彻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明亮的氛围,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接着,“营前击柝断人行”则通过军营前的更鼓声,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人迹罕至的状态。

颔联“宵严都尉亲巡栅,岁歉村农罕入城”转而描写官府对夜晚的严格管理,以及因年成歉收导致的农民少有进城的情况,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官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现状。

颈联“岘首一书愁未报,淮南十月更孤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诗人可能在等待一封重要的信件,却迟迟未到,心中充满焦虑;同时,他或许正独自一人前往淮南,面对着更加孤独的旅程。这两句既体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也暗示了时代背景下的离散与漂泊。

尾联“霜寒不是无衣苦,凄瑟难为负米情”则是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尽管寒冷的天气带来了穿衣的困难,但这并非最痛苦的事;真正让人心酸的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这句诗深刻揭示了底层人民在物质匮乏与精神压力双重夹击下的生存状态,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文学作品。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段上舍达和《修竹吾庐图》

我家城东南,数日过城北。

马家池头竹树幽,破晓来看雨中色。

我思移竹先移居,近乞数笋栽东隅。

待其干老笋复茁,影覆一室真吾庐。

君于此意亦三复,笔底森森绘寒玉。

夜阑题竹复赠君,惊笋出我墙东屋。

形式: 古风

瘦影疏香图

帘前露色垂空白,屋底镜光擦惨黑。

三更窗外发古梅,瘦步行来月华直。

寒雅窥人争一枝,却视人影何参差。

雏颜小妹愁不知,处姊十五应相思。

形式: 古风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其一)

弱冠心期誓始终,故人江夏有黄童。

数行书札来春半,一夕舟樯出雨中。

雀鼠几时仍共穴,马牛谁信不同风。

应怜楚越依都遍,更向燕台试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其二)

姑溪夜雨剪春蔬,归计频番说荷锄。

放眼关河斜日永,惊心岁月二毛初。

生涯未解营巢急,妻子都嗤涉世疏。

此日北堂应有梦,凝尘黯黯鬓慵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