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参政西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升迁的感慨与对家庭责任的深沉思考。
首联“四十年来一束书,致身何幸际唐虞。”以“四十年”和“一束书”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开始苦读,历经四十年终于步入官场的情景,表达了对个人努力得到回报的庆幸之情。“致身何幸际唐虞”,则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赞美,仿佛置身于理想的政治时代,即“唐虞之治”,象征着和平与繁荣。
颔联“平生志慕奇男子,此日官为中大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自幼就仰慕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事迹的“奇男子”,如今自己也达到了中大夫这一官职,实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颈联“北阙羽仪新宠渥,西江山水旧行途。”转而描述了诗人即将前往西江任职的情景。北阙代表朝廷,羽仪象征着荣耀与权力,新宠渥则表明了他受到朝廷的特别恩宠。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个人的荣光之中,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即将前往的西江,那里是他新的工作地点,意味着新的挑战与责任。
尾联“慈闱咫尺思迎养,久愧林头返哺乌。”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与责任感。慈闱指的是母亲,诗人想到母亲近在咫尺,却因为公务繁忙而难以尽孝,心中充满了愧疚。他引用“返哺乌”的典故,比喻自己如同乌鸦反哺,渴望早日结束公务,回到家中照顾母亲,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观念中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仕途成就的喜悦、对家庭责任的深思以及对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