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屏营歧路,听无情羌笛奏骊歌。

极目遥遥杨柳,浓绿满关河。

试问伤心何事,为临风、无计挽鸣珂。

纵知有后期,难分此际,哽咽语偏多。

叹息年时行乐,到如今、无那别离何。

且看猿啼客散,寒水又生波。

从此渐容光瘦减,春花秋月怎消磨。

愿一身化作黄鹄,同子出岩阿。

形式: 词牌: 南浦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南浦》是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开篇“屏营歧路,听无情羌笛奏骊歌”,以屏营形容离别时的悲痛心情,羌笛的哀怨之音与骊歌的离别之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极目遥遥杨柳,浓绿满关河”两句,通过远眺杨柳、绿意盎然的景象,反衬出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

“试问伤心何事,为临风、无计挽鸣珂”表达了对离别原因的不解和试图挽留的徒劳,风中鸣珂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说的离愁。紧接着“纵知有后期,难分此际,哽咽语偏多”一句,道出了即使知道还有重逢的机会,此刻的离别也让人难以割舍,话语间充满了哽咽与不舍。

“叹息年时行乐,到如今、无那别离何”将过去欢乐时光与当前离别之苦进行对比,更显离别的痛苦。最后“且看猿啼客散,寒水又生波”描绘了离别后孤独的场景,猿猴的啼声、客人的离去、寒水的波纹,都成了离别后的寂寞象征。

“从此渐容光瘦减,春花秋月怎消磨”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人逐渐消瘦,美好的时光也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最后“愿一身化作黄鹄,同子出岩阿”表达了诗人希望化身黄鹄,与离人一同远离尘世的愿望,寄托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切哀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主题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

青衫白氎。今日何为别。

满眼轻尘朝雨,烟柳丝丝结。此恨如何说。

春林啼百舌。只好仰天大笑,看明月犹圆缺。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新荷叶

绿柳红亭,安排一带离愁。

浊酒清歌,宾朋几日追游。

临歧近,绸缪缱绻,泪洒芳州。

奈何频唤,光阴去也难留。执手凄其。

如何轻上兰舟。对景缠绵,感君赠我吴钩。

阳关西去,三叠罢、谁把筝搊。

骊歌几曲,持归藏在高楼。

形式: 词牌: 新荷叶

意难忘

草满池塘。正年时执手,惜别时光。

画桥文杏细,烟渚柳丝长。蜂欲乱,蝶初狂。

都为早春忙。奈寸心、缠绵往事,无限思量。

天涯云树茫茫。漫登山临水,立尽斜阳。

雏莺空自啭,别燕不成双。凝望处、九回肠。

但梦到东墙。只索要、寻花归去,同醉高唐。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传言玉女

凄切寒蝉,怎惯向离人噪。红蓼堤边,接长途浩渺。

匆匆洒泪,何日披云同笑。赏心难共,良辰孤了。

顷刻天涯,听阳关、愁悄悄。丹枫黄菊,送骅骝就道。

频登高处,望不见行人杳。团圞明月,今宵分照。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