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其二十)

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

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翻译

学者的疑惑仍未停止,他坐在牛头旁边,只吃粗粮饮水。
子期并不需要用黄金来衡量,因为在末世,赵州就是难得的知音。

注释

学者:指有学问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某位求知若渴的读书人。
疑心:疑惑,对事物的疑问或不信任。
尚未休:还没有停止,持续不断。
饱柴饱水:形容生活简朴,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
坐牛头:坐在牛的头部,可能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静心思考。
子期: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这里可能是比喻知音。
黄金铸:用黄金来衡量价值或地位。
末世:社会衰落或即将终结的时代。
知音:理解并欣赏他人的人,这里指知己或朋友。
赵州:历史上的赵州桥或赵州和尚(唐代禅宗大师),这里代指具有深厚智慧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如珙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二十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学问追求者和知音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学者疑心尚未休”描绘了学者们对于知识的不断探索和怀疑精神,即使在求知路上不停歇。"饱柴饱水坐牛头"则形象地比喻学者专注研习,如同牛一般勤勉,即使生活简朴,也甘愿沉浸在学问中。

接下来,“子期不用黄金铸”引用了《列子·汤问》中的典故,子期是钟子期,被誉为知音,这里暗示真正的价值并非物质财富,而是心灵契合。诗人说,即使没有黄金般珍贵的财富,知音依然存在,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末世知音有赵州”中的“赵州”指的是唐代禅宗大师赵州和尚,以其机锋犀利、智慧独特而闻名。诗人借此指出,在这个看似纷扰的时代,仍有像赵州那样的人,能理解并欣赏他人的深意,成为难得的知音。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学术追求者的赞扬以及对知音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禅宗对人性和价值观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164)

释如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九)

受惠当思报,将他一饼回。

出家缘法到,当下得心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八)

千载灵龟庵下出,团团骨上卦重重。

草鞋盖却无头尾,且听傍人定吉凶。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七)

佛手驴脚容易见,最难道处是生缘。

黄梅不是周家子,七岁传衣便会禅。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六)

白水田边问路头,雪眉婆子打耕牛。

草鞋泥滑青山远,不是愁人也著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