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戢澍铭的《晚过青峰寺》描绘了一幅雨后山寺的宁静画面。首句“雨过松花落野亭”,写雨后的清新空气中,松花飘落于野外的亭子,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次句“泉声何处响泠泠”,通过泉声的清脆,暗示了山间的幽静和诗人行进的踪迹。
第三句“洞开幽壑腥龙气”,运用比喻,将深谷中的气息形容为腥龙之气,增添了神秘感;“石断危岩卧虎形”,进一步描绘山势险峻,岩石如虎形横卧,展现了自然的雄奇壮丽。第四句“深院钟声僧饭白”,描绘了寺庙内僧侣们在饭时敲钟的声音,与洁白的米饭形成对比,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第五句“虚堂幢影佛灯青”中,“幢影”指的是佛塔的倒影,佛灯青色的光芒映照在虚堂中,增添了禅意。最后一句“荒斋寂坐尘心净,修竹千竿月满庭”,诗人独自坐在寂静的斋室,看着满院的修竹和明亮的月光,心境变得纯净,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峰寺的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寓含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