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钓龙台》,是明代诗人陈烓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忆昔山中逐鹿回”,以“逐鹿”比喻争夺权力或地位,引出对往昔争斗场景的回忆。接着“层台兀嵂倚天开”,描述了高耸入云的台阁,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曾经的辉煌与权力。
“霸图一去空流水”,转而感叹权力的消逝,如同流水般一去不复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惋惜之情。“遗迹千秋变绿苔”,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昔日的遗迹如今已长满青苔,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逐渐被遗忘。
“渔钓谩疑灵物在,江云犹想翠华来”,诗人通过想象,将现实与传说交织在一起,既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也暗示了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这里的“灵物”可能指传说中的神兽或英雄,而“翠华”则常用来形容帝王的仪仗,暗含对权力的渴望与向往。
最后,“古今多少兴亡事,飒飒悲风动草莱”,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句话点明了诗歌的核心思想——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历史的兴衰终将化为尘埃,只有自然界的风吹草动,依旧见证着这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权力、荣耀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