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

沽酒维舟沛上回,泗亭踯躅更衔杯。

共传此处瞻王气,不谓清时陋汉才。

禾黍漫荒戏马地,烟云长护歌风台。

金舆玉辇无消息,瓦落垣摧燕雀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描绘泗亭周围的景致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首句“沽酒维舟沛上回”,诗人回忆起在沛县饮酒后,乘船返回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怀旧的基调。接着,“泗亭踯躅更衔杯”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步履蹒跚地在泗亭周围徘徊,继续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沉醉。

“共传此处瞻王气,不谓清时陋汉才。”这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人们普遍认为这里曾是王者之气汇聚之地,却未曾料到在清明的时代,会如此轻视汉代的才能。这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暗含着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批评。

“禾黍漫荒戏马地,烟云长护歌风台。”诗人以“禾黍漫荒”形容昔日繁华之地如今的荒凉景象,而“烟云长护歌风台”则描绘了虽已荒废,但仍有烟云守护着歌风台,象征着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敬仰。

最后,“金舆玉辇无消息,瓦落垣摧燕雀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昔日帝王的奢华与今日的破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金舆玉辇的消失,象征着权力的消逝;瓦落垣摧,燕雀哀鸣,则反映了对历史遗迹被遗忘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泗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504)

陶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邳北望有感次韵答同年吉水王畏斋

邳驿路边催棹发,中官船上听鸡鸣。

天涯异迹悲萍梗,海内同心叙弟兄。

飞凤翔鸾趋禁苑,紫垣黄屋认重城。

嗟予世世承恩重,敢向清时负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识梦

昨夜三更梦故乡,分明记得旧桥庄。

窗儿隔水千花合,亭子迎风八桂香。

理客钓丝情共适,宜人棋局兴偏长。

醒来又在江湖上,吹剑樽前漫举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济南途中背马有感

昔年抱膝幽怀远,今日乘鞍猛气多。

时事不同应怅念,风尘无赖欲如何。

庄家矮坑炊新黍,官柳垂条匝旧坡。

极目红云还吹剑,长安花好待人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寓金台答东道蒋十二秀才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