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多楼子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

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

行人临水别,隔陇长东西。

形式: 古风

翻译

玉塞驱赶着金人,行程长达二万四千里。
风卷起黄沙如同云雾,他们迅速渡过了辽水。
天空明亮,河水如洁白的绸缎,盔甲上的铁丝断裂声断断续续。
每一步都艰辛无比,城头的月亮还挂着一半。
黎明时分,寒气夹杂着晨烟升起,胡马的蹄声渐行渐远。
行人临水告别,隔着陇地,各自东西方向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和对战士离别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苍凉与孤寂之感。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 开篇便以宏大的景象,通过对边塞壮丽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浩瀚无垠的空间感和时间感。玉塞指的是玉门关,而金人则是守卫者,这里的数字表达了一种遥远与辽阔。

"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这两句紧接着描写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风起沙飞,如同云雾一般,战士们在这自然力的驱使下迅速渡过辽河。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威力,也映射出战争的急迫与紧张。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这里通过对比手法,把天空的洁白与河水的清澈进行对照,同时又表现了战士们心中的哀伤和内心世界的割裂。这两句诗语言简练,但情感深沉。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诗人在这里劝诫旅途中的将士不要过于悲伤,因为即使是明亮的月光,也只剩下了一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无常。

"晓气朔烟上,趾趋胡马蹄。"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清晨的景象,以及胡人马蹄的声音,这些细节丰富的情境营造出了一个生动的战场氛围。

"行人临水别,隔陇长东西。"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战争中的离别之痛,人们在河岸边告别,而地理上的距离也加深了情感上的隔阂。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对心灵距离的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情景与细腻的情感,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苍凉美感。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题归梦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

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形式: 古风

题赵生壁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形式: 古风

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秋至昭关后,当知赵国寒。

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

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

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莲。

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

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

诗封两条泪,露折一枝兰。

莎老沙鸡泣,松乾瓦兽残。

觉骑燕地马,梦载楚溪船。

椒桂倾长席,鲈鲂斫玳筵。

岂能忘旧路,江岛滞佳年。

形式: 排律

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