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箫声

洞箫如缕到尊前,明月高楼夜可怜。

何处一声凄易断,千家花柳障晴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闻箫声》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听洞箫的动人画面。首句“洞箫如缕到尊前”,以比喻手法写出箫声如丝线般悠扬,穿透静谧的夜空,直达饮酒者的耳畔,营造出一种幽深而感伤的氛围。次句“明月高楼夜可怜”,进一步点明时间是明亮的月夜,地点是高楼上,孤独的月光与寂寞的高楼相映,使得整个场景更显凄清。

“何处一声凄易断”一句,通过“一声”和“凄易断”的描绘,强调了箫声的哀婉和断续,仿佛来自远方,触动了听者的心弦,使人不禁生出共鸣。最后一句“千家花柳障晴烟”,借景抒情,以千家万户掩映在花柳之间的景象,以及被晴烟笼罩的朦胧,增添了箫声的深远和迷茫,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箫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月夜孤寂情境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远方情感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87)

吴鼎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山寺

巉岏随石转,迤逦踏花行。

古壁龙蛇气,空岩风雨声。

佛香清渡水,鸟路白过城。

绝顶遥观海,苍茫晓雾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李本宁

南楚文章伯,西秦斧钺臣。

名香堪殉死,宦拙只留贫。

酒态生长夜,花情送早春。

芙蓉空自采,烟月隔江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吴健父

寒日沉沉下远村,空堂寂寂闭黄昏。

文章命薄谁知己,山水情多即故园。

一壑荒烟收病骨,三更冷雨送愁魂。

伤心莫问王孙草,几日春风绿烧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林屋山石上迟谢去非不至

曾记林中别,相期石上游。

乱山空欲暮,残叶已无秋。

岸白云初断,江空月自流。

行踪烟水阔,何处问沙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