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

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

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

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

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

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翻译

秋山的色彩清澈,水面映照着阳光,漂浮的浮萍破碎后又重新圆润。
几行南飞的大雁,穿过白色的鸥鸟烟雾,高低飞翔在回荡的池塘和隐蔽的山谷,它们的飞翔似乎在倾诉着深深的思绪,声音潺潺不断。
悠闲地凝视远方,夕阳余晖与暮霭交织,一艘小船停在何处呢?
思绪飘向江南,怀念过去的隐居生活,竹轩小径,简陋的茅屋疏疏的屋檐。
常常带着酒壶,在花下斜戴帽子,任凭风吹。
想象陶渊明的旧日风范,琴中的乐趣并不在于繁复的音符,而是内心的宁静。
归乡的计划,我不会为了微薄的俸禄,而放弃在北窗下安眠的生活。

注释

澄:清澈。
融:融合。
浮萍:水上植物。
征雁:南飞的大雁。
溅溅:水流声。
残霞:傍晚的霞光。
筠轩:竹制的小屋。
疏椽:稀疏的屋檐。
携壶:携带酒壶。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五斗:指微薄的俸禄。
北窗眠:在北窗下安睡。

鉴赏

这首词作《满庭芳》是宋代诗人方千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首先,“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描写的是一个典型的秋日景象,山峦在秋风中显得更加清晰,水面上的阳光也被映照得柔和而温暖。接着“浮萍飘碎还圆”则是对水生生物如落叶、枯荷等漂浮于水面,偶尔破碎又重新聚合的生动刻画。

接下来的“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展现了天空中几行大雁飞过,以及它们与白色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远行的意境。而“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则是对山谷间溪流回旋的描绘,以及它如何激起诗人的幽深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溪水一般,在心中不断涌动。

至于“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则是诗人在悠闲地凝视远方时的所见所感。暮色渐浓,天边留存着几缕晚霞,而那渔舟仿佛在某个地方静静漂泊。这不仅描绘了景致,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则是对江南美丽风光的怀念,以及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造建筑。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片段,他习惯于手持酒壶在繁花之下饮酒,头戴草帽在春风中漫步。

最后,“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则是诗人对古代高士嵇康(渊明)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在这里,渊明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学思想被引用,用来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中提到的琴趣,暗示了诗人对音乐和艺术的享受,而非要追求外在的华丽。结尾处,“归欤计”是对返回家园的期盼,而“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艺术之趣以及精神自在的追求。

收录诗词(93)

方千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那日尊前,祗今问有谁呵。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帘筛月影金,风卷杨花雪。天边鸿雁少,音尘绝。

春光欲暮,客心归心折。江湖波浪阔。

目断家山,料应易过佳节。柔情千点,杜宇枝头血。

危肠馀寸许,谁能接。眠思梦忆,不似今番切。

欲对何人说。揽镜沈吟,瘦来须有差别。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瑞龙吟

楼前路。愁对万点风花,数行烟树。

依依斜日红收,暮山翠接,平芜尽处。小留伫。

还是画栏凭暖,半扃朱户。

帘栊尽日无人,消凝怅望,时时自语。

堪恨行云难系,赋情杨柳,徘徊犹舞。

追想向来欢娱,怀抱非故。题红寄绿,魂断江南句。

何时见、轻衫雾唾,芳茵莲步。燕子西飞去。

为人试道,相思闷绪。空有肠千缕。

清泪满,斑斑多于春雨。忍看鬓发,密堆飞絮。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瑞鹤仙

看青山绕郭。更暮草萋萋,疏烟漠漠。无风自花落。

欲黄昏,谁向官楼吹角。刚肠顿弱。

恨别来、辜负厚约。

想香闺念旧,还忆去年,共举杯酌。寂寞。

光阴虚度,未说离愁,泪痕先阁。珠帘翠幕。

除相见,是奇药。

况中年已后,凭高临远,情怀终是易恶。

早归休,月地云阶,剩追笑乐。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