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紫泉行宫的一处敞轩,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园林景观的独特审美和精细布置。首句“千秋一水带新城”,以“千秋”形容时间之久远,“一水”则点出水景的连绵不绝,与“新城”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又突出了新建筑的融入自然之美。接下来的“变紫伊谁浪与名”,通过疑问语气,表达了对命名的深思熟虑,暗示了命名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稍葺行宫省驼力”一句,透露出对行宫修缮的关注,特别是考虑到劳役的减轻,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怀。最后,“疏轩早见敞三楹”描绘了敞轩的布局与规模,通过“疏”字强调了空间的开阔与通透,而“三楹”则具体指出了建筑的大小,整体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雅致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紫泉行宫敞轩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乾隆皇帝在园林建设中的用心与人文关怀,以及他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