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中秋夜雨》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细雨绵绵,高楼笼罩在朦胧夜色中的凄美画面。
首句“暝色暗高楼”,以“暝色”点明时间是夜晚,而“暗”字则渲染出一种深沉、幽暗的氛围,高楼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孤寂。接下来“懒上帘钩”一句,通过主人公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其内心的慵懒与无奈,似乎不愿面对这孤独的夜晚。
“残荷吹尽水悠悠”一句,将视角转向室外,残荷随风摇曳,水面上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两袖泪珠多似雨,偏洒中秋”两句,直接抒发了词人的内心情感。中秋本是团圆之日,但词人却独自一人,泪水如雨般落下,与外面的秋雨相映成趣,更添了几分凄凉。
“笙管记同游”一句,回忆起往昔与友人一同欢聚的美好时光,对比当前的孤独,更显出今夕的落寞。“庭桂香浮”则是一抹温馨的色彩,庭院中桂花飘香,虽不能驱散心中的愁绪,却为这凄凉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暖意。
“胭脂零落小坟头”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词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便有玉栏今夜月,总是闲愁”收束全词,表达了即使有月光相伴,心中依旧难以摆脱的忧愁情绪。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夜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