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

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

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

雁翅插修筦,随流得深酌。

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

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

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

善彼汉阴老,忘怀抱纯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车在山间与江水之间的运作景象,展现了自然之力与人类智慧的巧妙结合。诗人沈辽以生动的语言,将水车的构造与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开篇即以山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自然景观图,山田环绕着山脚,江水则从远处蜿蜒而来,预示着水车即将发挥其作用。

“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接着描述水车的主体部分——巨大的车轮,以及它如何利用江水的急流,通过飞溅的水流,将力量传递给车轮,使其转动。

“雁翅插修筦,随流得深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水车的叶片比作雁翅,它们插入修长的水管中,随着水流的流动,汲取江水的深度,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水车的升降并非随意,而是与江水的涨落紧密相连,仿佛长江之水对水车的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水车的运转如同千军万马的力量汇聚,发出欢呼之声,将力量倾注于周围的山谷之中,展现出其强大的能量和生命力。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水车日夜不停歇地工作,其源头的美丽与力量似乎永远不会枯竭,象征着持续不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最后,诗人反思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机巧与恶行,与水车的自然之美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人类智慧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水车这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智慧的融合,以及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与反思。沈辽以细腻的笔触,将水车的运作过程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既展现了技术的实用性,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复作过商翁墓(其一)

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

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

故人不解传遗事,五岭犹能识信旗。

墓下寂寥无鼓角,秋风独向白杨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复作过商翁墓(其二)

平生气业许谁知,官制应崇九尺碑。

已为朝廷恢远略,不应江汉独无诗。

交牙石锁先偏阵,野烧光开后队旗。

老妇尪残谁主奠,从来伯道使人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复作过商翁墓(其三)

同预杨公国士知,延陵应得我题碑。

人间已悟黄粱梦,泉下谁寻古剑诗。

邕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

水禽山鸟无人意,独解飞鸣不解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复作过商翁墓(其四)

苍头已作归来曲,不信全生庾氏碑。

疑有史官争立传,终无嗣子与闻诗。

后房已闭千金妓,私庙空收五采旗。

闻说诏书优赠典,孤魂应结九泉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