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物谯周口似簧,几年汉帝手牵羊。
纷纷蜀土祠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北地王谌》。诗中通过描绘谯周的形象和蜀汉后主刘禅的典故,对历史进行了讽刺和评论。
"何物谯周口似簧",诗人以谯周比喻善于言辞、巧舌如簧的人物,暗示其可能在蜀汉灭亡时起到了不光彩的作用,可能是劝降者一类的角色。
"几年汉帝手牵羊",这里指的是刘禅在被魏军俘虏后,向司马昭投降,被迫出蜀,手牵羊作为投降的象征,表达了他的屈辱和蜀汉的衰败。
"纷纷蜀土祠诸葛",诗人提到蜀地人民对诸葛亮的祭祀仍然热烈,即使在国破家亡之后,人们对这位智者的敬仰和怀念依然不减,反映出诸葛亮在蜀汉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香火曾分北地王",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北地王刘谌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他宁死也不愿投降,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香火曾分”暗指刘谌虽未能继承王位,但他的精神和忠诚却如同香火般流传,成为蜀地人民崇敬的对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蜀汉衰亡的感慨,以及对忠贞气节的赞扬。
不详
菜耳杯盘冷似水,开元天下煖如春。
唐人不识调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清门死节照当时,面血犹能赤义旗。
常山睢阳信奇伟,英风生自洛留司。
心地终输范粲安,鱼熊兼得古今难。
永嘉陵墓温明器,得似安平素木棺。
燕鹊寒巢不暂宁,百年盗贼不曾停。
豺狼首领皆回顾,曾见青衣立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