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墨仙双清图

丹丘瑶草。不许秋风扫。记得对花曾被恼。

犹似前时春好。湘皋闲立双清。相看波冷无声。

独说长生未老,不知老却梅兄。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创作的《清平乐·题墨仙双清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

“丹丘瑶草,不许秋风扫。”开篇两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色未浓、花草犹存的景象。这里,“丹丘”指的是红色的丘陵,“瑶草”则是形容草色之美丽,这些词汇都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显示出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捕捉。

“记得对花曾被恼。”这句流露出诗人曾经因花而感慨的往事,是一种情感的回忆和反思。花,在这里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转瞬即逝,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

“犹似前时春好。”这句直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之情。诗人将现在的景象与过去相比较,强化了对美好事物不忍离去的情感。

“湘皋闲立双清。”这里的“湘皋”是指湖南一带的古称,“双清”则可能是指两棵清雅的树木或是象征纯洁无暇之意。诗人在此刻静立于湘水之滨,面对着这份宁静与纯净,心中所思所感皆化作文字。

“相看波冷无声。”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湖面,没有涟漪,波澜不惊。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独说长生未老,不知老却梅兄。”这里的“梅兄”可能是指某位与诗人关系密切的人物,或是一个代号,用以表达对朋友之情谊。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永恒、不愿随时间流逝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对于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为伯寿题四花牡丹

百花开后。一朵疑堆绣。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别苗仲通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

落叶与愁俱碎。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

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赠云麓麓道人

□□不了。都被红尘老。一粒粟中休道好。

弱水竟通蓬岛。孤云漂泊难寻。如今却在□□。

莫趁清风出岫,此中方是无心。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