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虞伯生侍讲

散花丈室拥天姝,金粟如来安稳无。

不二门开唯一默,对谈还许老文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描绘丈室中散花的景象,以及与金粟如来的对话,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精神追求。

首句“散花丈室拥天姝”,以“散花”象征着智慧与美的绽放,丈室则代表了修行的场所,天姝则寓意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整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灵性与美的修行场景,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者能够达到心灵的升华。

次句“金粟如来安稳无”,“金粟如来”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化身。此句强调了如来(即佛)的存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主旨。

第三句“不二门开唯一默”,“不二门”源自《坛经》,意指佛法的真理只有一个,即“不二法门”。此句强调了佛法的精髓在于“唯一默”,即通过内心的静默与专注,直接体悟到真理的本质,超越语言与形式的束缚,直达本心。

最后一句“对谈还许老文殊”,“老文殊”指的是文殊菩萨,以其智慧著称。此句表明即使是在与智者的对话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流动,体现了在修行过程中,对话与交流同样可以作为领悟真理的途径,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宗修行的场景与理念,表达了对内心平静、智慧与真理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5)

至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兴祖庭游会稽

故人别我向何处,岁晏扁舟泛若邪。

万壑千岩风雪后,杖藜随处看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奯上人还日本并简双林明极和尚

十年问法天王地,万里乡山碧海东。

雪室有禅传鼻祖,蒲帆无恙转秋风。

潮连蓬岛晴云白,霞拥扶桑晓日红。

为问双林老尊者,尺书还寄北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至正廿二年冬十二月予访云海禅师于龙渊山中握手叙契阔欢甚且观其殿楼竹树宛然如全盛时因念东南幢刹率为兵燹而朋旧多沦替所历有沧桑之叹而禅师之交义之愿力有如此者遂作诗以纪之云

钓艇加沙度晓晴,浮图倒影若门迎。

碧潭波冷白龙卧,翠竹云深丹凤鸣。

乱后楼台符愿力,岁寒松柏见交情。

欲从池上结荷屋,天地干戈尚战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徐大章移居

借屋藏书避世喧,地偏尘远水云繁。

篱前沙渚群鸥卧,村外人家万蚁屯。

春送兰香浮绮席,月移梅影度柴门。

杖藜惯识湖东路,今雨还寻孺子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