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雪图

云封山峤寒不开,白雪散乱随风来。

萧萧茅屋读书处,一夜化作琼瑶台。

望中可是襄阳客,驴背吟诗傲寒色。

兴来何用作推敲,佳句惊人陡然得。

灞桥薄暮犹未还,水声激激天风寒。

后来作者谁可攀,空馀胜事留人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霁雪图》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的画面。首句“云封山峤寒不开”,以云雾缭绕的山峦象征冬日的严寒,暗示雪景的封闭与静谧。接着,“白雪散乱随风来”形象地写出雪花飘洒的动态美,仿佛是随意而下的琼瑶,为山间增添了几分诗意。

“萧萧茅屋读书处,一夜化作琼瑶台”描绘了读书人在简陋的茅屋里,沉浸在书的世界,而窗外的雪景仿佛将小屋变成了洁白无瑕的仙境。“一夜化作琼瑶台”不仅写出雪的厚重,也寓言了读书人的心境转变,如琼瑶般纯净。

后两句“望中可是襄阳客,驴背吟诗傲寒色”借襄阳客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在雪中骑驴吟诗的豪放与不畏严寒的气概,以及创作灵感在瞬间迸发的惊喜。“兴来何用作推敲,佳句惊人陡然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景色激发下,灵感突发,佳句涌现的情境。

最后,“灞桥薄暮犹未还,水声激激天风寒”以傍晚的灞桥和寒冷的天风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诗人感叹后世难以再有这样的人物和事迹,只留下这美好的画面供后人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生活,表达了对文人墨客才情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01)

王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钱舜举画山水图

我生性爱游名山,独扫云石清泉间。

树阴绕地绿云合,松气一帘苍雾寒。

东村西崦人家住,日出沧溟海霞曙。

任他芳草满径生,随着清溪放舟去。

翠崖丹壁千万寻,彩色下射春波深。

划然长啸万山静,天风吹送鸾皇音。

时来偶向东山起,拄笏朝朝看爽气。

今日君家见此图,恍然如在林泉里。

朝回无事坐粉闱,手拂空翠开烟霏。

碧莲万朵坐中起,彩云五色窗前飞。

安得鹅溪绢千尺,好请钱郎放雄笔。

不论五日拜十日,扫遍高山与奇石。

挂公高堂之素壁,彼为公画我为公吟。

愿公经济有馀暇,适此逍遥廊庙心。

形式: 古风

武当山瑞应祥光

武当灵山自古闻,七十二峰郁璘珣。

磅礴厚土出雨云,中有至人古圣神。

先天道合太始真,宰制万灵握玄钧。

阴阳阖辟造化根,赤虬蜿蜒龟伏蹲。

二气姤醇郁氤氲,手提三尺时下巡。

披发坐乘玉麒麟,宣帝正命福下民。

玄功阴翊我圣君,奋张天威振吾军。

霆舂飙击雷鼓震,电车闪烁朱两轮。

玄纛下指缨缤纷,荡除群邪廓昏氛。

圣心乾乾笃灵勋,眷彼玄构久乃湮。

大而新之敕贡臣,上酬考妣罔极恩。

下祈民康岁丰殷,群工讴歌挥斧斤。

万姓骏奔夕与昕,嘉禾杉桧梗楠椿。

代山开云凿翠珉,珠楼绀宫煜然新。

璇题丹甍薄苍旻,夜半下见扶桑暾。

人心允和神悦欣,天祥地祯聿来臻。

圆光煌煌□轮囷,瑞彩五色分成文。

玉虹盘旋间赤璊,通明天开手可扪。

黍珠忽见云中身,大袍脩裾俨垂绅。

二仙后从帔霞纹,四仙旁侍肃有伦。

节旄幡幢杂玄纁,大旗错落罗北辰。

灵辉四垂烛九垠,万象晰耀熙阳春。

下民具瞻咸所亲,抃舞颂呼维至尊。

孝恭祖宗肃明禋,升中享帝恪以寅。

神降之福志愈勤,从兹庆禧益蕃纯。

日星顺轨雨露均,来牟溢野粟满囷。

率宇宙为唐虞人,上帝永观德是敦,亿万斯年镇乾坤。

形式: 古风

梅花吟

长年见梅花,每与梅花醉。

今年见梅花,当为梅花泪。

梅花自奇绝,人事如今别。

花下一徘徊,若听梅花说:“不愿傍官驿,驿外尘飞多马迹。

几番驿使入南来,南枝折尽花狼藉。

不愿在深宫,娥眉人去寿阳空。

缤纷檐下花飞片,不上宫妆入草丛。

不愿在西湖,旧日逋仙迹已芜。

可惜暗香疏影处,新来多是拾樵苏。

不愿近东阁,无人更管花开落。

黄昏风雨锁朱门,和羹人半归沙漠。

只愿开向千岩窟,饕虐凭陵任风雪。

花香不掩战士魂,花飞不点流民骨。

”吟翁索笑痴更痴,岂识梅花欲避时。

骚经一字不拈出,灵均与我深相知。

形式: 古风

北京八咏(其一)居庸叠翠

岩峦重叠倚天开,翠色横秋海上来。

万里长城连朔漠,九霄佳气接蓬莱。

闻鸡关吏开门早,贡马蕃王纳土回。

愿刻苍崖歌圣德,汉家今数子云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