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行

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

寒声坎坎风动边,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

又如虏骑截辽水,胡马不食仰朔天。

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形式: 古风

翻译

淮海的傍晚云雾缭绕,广陵城头战鼓声沉闷。
寒冷的风声在边疆回荡,仿佛遥远的孤城与世隔绝,四野无人烟。
就像敌军横渡辽河,胡马仰望北方的天空不吃食。
席间也有燕赵的壮士,听到战鼓声沉默无言,心中悲痛。
更何况那些孤独的人没有早餐,寡妇夜晚哭泣,只因征期已逼近。

注释

淮海:古代对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江西鄱阳湖以北地区的合称。
广陵城: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鼙鼓:古代军中的小鼓。
坎坎:形容风声或敲击声。
虏骑:对敌军的蔑称。
辽水:位于中国东北的大河。
朔天:指北方的天空。
燕赵士:燕赵地区的人,泛指北方的壮士。
鳏孤:失去父亲的孩子。
火绝无晨炊:家中无火,无法做早饭。
官有期:指朝廷征召或服役的期限即将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孤城的萧瑟景象,通过对环境与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悲凉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

"淮海生云暮惨澹"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淮海之地在傍晚时分,云层变幻,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息。接着的"广陵城头鼙鼓暗"则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是在古代的广陵城中,军营中的鼙鼓声响起,但却是那么沉闷而不清。

诗人通过"寒声坎坎风动边"一句,传达出边塞的萧瑟与孤独,战事连绵,边疆的不安。"忽似孤城万里绝"则深化了这种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离得非常远,给人一种绝望和孤立无援的感觉。

"四望无人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旷与荒凉,而"又如虏骑截辽水,胡马不食仰朔天"则点出了战争的残酷,敌军像洪水般涌来,连战马都不得不忍饥挨饿。

在这样的背景下,"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一句,表达了士兵们的心态,他们虽身处战地,却内心充满忧虑,对战争的无情和残酷感到绝望。最后两句"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则转向家室之悲,描绘了一位因丈夫远征而孤守家的女性,在漫长的夜晚里为丈夫的安危而泣,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氛围的刻画,以及士兵与家属心理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虞获子鹿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三台二首(其一)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开。

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

形式: 词牌: 三台

三台二首(其二)

冰泮寒塘始绿,雨馀百草皆生。

朝来门閤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形式: 词牌: 三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

英宰文儒叶,明君日月齐。

集贤光首拜,改殿发新题。

早夏初移律,馀花尚拂溪。

壶觞接云上,经术引关西。

圣德鸿名远,将陪玉检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