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临莲池二首(其二)

年年酷暑轸皇慈,恩诏犹矜庶狱累。

白首坐曹真有罪,清风高枕叹无时。

乘轩敢望终如鹤,用智从前不及葵。

他日东门驱匹马,故应难忘习家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每年酷暑都深深感受到皇上的仁慈,恩泽诏书依然怜悯那些囚犯的苦难。
年迈官员虽无实罪,却只能清心寡欲,感叹何时才能无忧无虑。
即使乘坐华丽的车子,也不敢奢望能像仙鹤般自由,智慧曾使我如同葵花向阳,但如今不及其单纯。
将来某一天离开官场,骑马经过习家池,那过往的日子想必难以忘怀。

注释

酷暑:炎热的夏季。
皇慈:皇帝的仁慈。
庶狱累:众多囚犯的困苦。
白首:年老。
清风高枕:清心寡欲,如同枕着清风。
乘轩:乘坐华贵的车子。
如鹤:比喻超脱世俗。
用智:运用智慧。
习家池:历史上的名胜之地,这里代指过去的官场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季节,诗人在古莲池边所写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愁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年年酷暑轸皇慈,恩诏犹矜庶狱累。" 这两句表达了对皇上宽仁政策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那些仍在监牢中的囚徒感到不忍心的复杂情感。

"白首坐曹真有罪,清风高枕叹无时。"诗人自称头发已白,坐在书案前,觉得自己确实犯有过错,而夜深人静之际,便在柔和的秋风中感慨万千,却又不知何时能洗净这些过失。

"乘轩敢望终如鹤,用智从前不及葵。" 这里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像仙鹤一样长寿,不再犯错,但过去的智慧却比不上草本植物中的葵菜(象征平凡而坚韧的事物)。

"他日东门驱匹马,故应难忘习家池。" 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东门外策马之时的情景,对于那些熟悉的地方,如莲池,感到难以忘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潘大临莲池二首(其一)

避暑人人得自怡,坐曹最苦剧囚累。

江边金石焦流日,堂上糟浆酷烈时。

一酌甘寒烦素绠,终朝挥拂倦蒲葵。

谁知颜巷箪瓢外,更有秋风菡萏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潘鲠奉议挽词

廉退辞荣早,清贫卜吉迟。

买山新兆域,从窆旧书诗。

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

升堂旧宾客,执绋涕交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醉宿慈氏院晨起

痛饮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待晓窗明。

风松一夕清无限,垆火三更暖有情。

孤阁鸣钟天黯惨,寒山戴雪晚峥嵘。

年来渐向深杯怯,强学刘伶欲解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朱氏园

东风邀客入芳菲,夹径吹香李万枝。

啼鸟远闻知昼静,好花相续得春迟。

连樯东去淮天阔,绿野南环楚泽卑。

客至会须留醉墨,主人留榜待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