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老友岑梵则的情景,展现了对老成之人的敬仰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何期当此日,复见老成人”,表达了意外遇见老友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赞美了老友的成熟与稳重。接着,“未乱先归隐”一句,透露出老友在纷扰世事之前便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其超脱世俗的智慧和勇气。“为园及早春”则进一步描述了老友在春天开始时便已着手打理自己的田园生活,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沙田将播种,茅屋绝无邻”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老友在广阔的田野上辛勤耕作,而简陋的茅屋周围却显得格外宁静,没有过多的干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氛围。“借问生涯事,年来欲慕真”则是诗人向老友请教生活之道,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友隐居生活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老友的智慧与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