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苍云亭

老桧分行直瓦亭,激泉岩罅骨毛醒。

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老桧树排列成行,像瓦亭般挺立,激流的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涌出,让人心神清醒。
庐阜和太行山历来都是壮丽的风景,面对这样的景色,也应该让心灵保持同样的清新。

注释

老桧:古老的桧树。
分行:排列成行。
直瓦亭:像瓦亭一样笔直。
激泉:喷涌的泉水。
岩罅:岩石缝隙。
骨毛醒:让人精神振奋。
从来:自古以来。
庐阜:庐山和阜山(泛指庐山地区)。
太行眼:太行山脉的壮观景象。
对此:面对这样的景色。
须教:应该让。
一样青:保持同样的清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自然与哲理。"老桧分行直瓦亭",开篇即以苍劲古老的桧树引人入胜,其枝条如同天然的廊柱,直达那座简朴的瓦顶亭子。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隐含着岁月沧桑与静谧超脱之意。

"激泉岩罅骨毛醒"一句,则通过泉水在岩石间汹涌、冲击的声音和形象,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岩罅"二字,不仅刻画了山石的坚硬,更让人联想到时间对物质的侵蚀,而"骨毛醒"则如同一幅动人的画面,将泉水的清澈和生命力的觉醒,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人借用高耸的庐阜与广阔的太行山脉之眼,表达了对大自然永恒不变、超越尘世的赞叹。而最后一句"对此须教一样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如同大自然一般,追求永葆青春、持久生机的深切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永恒与超脱的向往。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题画扇

谁将琢月挥云笔,偃仰江山尺素中。

眼界未舒君莫厌,出门三丈软尘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南山刘家寺松云轩

红蘤墙头蜂过叶,翠藤池面蚁行枝。

暂来数刻有馀兴,若住此轩何限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挂剑图

当年许与有谁知,人忽邱陵我独悲。

逊国曩时犹易耳,不应留剑使心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禹庙二首(其二)

为人心切屡忘家,力量方知有等差。

莫信空山葬冠剑,且吟古屋画龙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