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到松陵即是家,参天桧柏古槎牙。
杖藜终日频来往,不羡堤边路筑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由对松陵道院的喜爱与常游之情。首句“才到松陵即是家”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亲近感,仿佛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精神归宿。接下来,“参天桧柏古槎牙”描绘了道院周围高耸入云的桧柏和古老的树干,展现出道院环境的古老与宁静,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杖藜终日频来往”写诗人手持藜杖,频繁地在道院附近漫步,流露出他对这里的热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不羡堤边路筑沙”,诗人表示他并不羡慕外界的繁华,而是满足于在道院中度过时光,享受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松陵道院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在此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自然的隐逸情怀。
不详
才到松陵即是家,三清阁下寂无哗。
小臣愧乏丝毫报,深炷炉香静点茶。
才到松陵即是家,擎空皎月莹无瑕。
自须台上分明看,拟欲呼仙泛海槎。
才到松陵即是家,楼高不管绿杨遮。
有书万卷时翻弄,千古兴亡几叹嗟。
才到松陵即是家,便须洗盏泛流霞。
软红尘里风波恶,不似江舻与海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