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山水六咏(其四)太平寺

为有云房约,来探不二门。

雨花临近砌,山翠落前轩。

赞佛还听偈,看心本息言。

未能超忍辱,聊此涤烦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从化山水六咏(其四)太平寺》描绘了诗人探访禅寺的静谧与感悟。首句“为有云房约”,表达了诗人因与僧人约定而特意前来,暗示了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次句“来探不二门”,“不二门”指佛法无二,强调了寻访的是禅宗的深奥哲理。

“雨花临近砌”,以雨花比喻禅意的清新和自然,暗示了寺庙环境的洁净与禅意氛围。接下来,“山翠落前轩”则通过描绘山色映入屋檐,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的禅境。

“赞佛还听偈”,诗人参与佛事活动,聆听佛法教诲,表现出对佛法的虔诚。而“看心本息言”则揭示了禅修的核心——观察内心,领悟言语背后的真谛。

最后两句“未能超忍辱,聊此涤烦喧”,诗人坦诚自己尚未达到超越世俗烦恼的境界,但在此地仍能暂时洗涤心灵的喧嚣,表达了对禅修生活净化心灵作用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在世俗尘嚣中寻求心灵宁静的决心。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化山水六咏(其五)龙潭

侧足应防险,沈竿讵测深。

神珠浮沼面,宝剑坠潭心。

草树涵秋碧,烟萝翳夕阴。

欲知霖雨意,肤寸起遥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从化山水六咏(其六)杨溪洞

远岫横丹穴,危梯倚玉虚。

长生留秘诀,清隐阅仙书。

舄本凫飞后,羊知石起馀。

沧桑那可测,惟见化城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严何二子约予与易居士会海珠不果有诗见诒奉答

灵气方予愧,真缘子独深。

片云凝野思,明月寄遐心。

罗网鸿飞急,烟霄鹤去沈。

瑶台知不远,同尔一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丁戊山人再至予适泛海归

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

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

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

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