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上舍读书处

虫鸣县斋晚,月满杏花坛。

散帙夜方半,下帷人独寒。

屡看孤烛换,讵闻清漏残。

拥衣待中旦,杂佩已珊珊。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书房读书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专注的氛围。首句“虫鸣县斋晚”以虫鸣衬托出夜晚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夜晚氛围。接着“月满杏花坛”一句,将月光与杏花坛结合,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雅。

“散帙夜方半,下帷人独寒。”描述了诗人深夜仍在书斋中埋头苦读,夜已过半,但依然独自面对寒冷,体现了其勤奋与毅力。接下来,“屡看孤烛换,讵闻清漏残。”通过频繁更换的孤烛和滴答不息的漏壶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拥衣待中旦,杂佩已珊珊。”写出了诗人等待天明时的场景,虽然身体感到寒冷,但内心充满期待,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晨光的温暖。同时,用“杂佩已珊珊”形容等待时的轻盈动作,既表现了诗人的优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书房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夜苦读的专注与坚韧,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金许二文学

轻雏始扬幕,新篁稍□林。

非关杜来迹,苔径自无尘。

独以静为赏,弥怀心所亲。

倘毕东皋务,一来存故人。

形式: 古风

题春山瑞霭画扇

莺啼山雨歇,前川绿正繁。

人家在深树,鸡犬尽无喧。

澹澹流水意,依依田父言。

即此堪结庐,可以傲华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松竹轩

曹务局终朝,斋居暂休沐。

松阴生昼寒,竹色连苔绿。

懒从醉吏喧,时对高僧宿。

毋将簿领来,秽此山林躅。

形式: 古风

潭上偶咏

回涧曲如月,泠然绿树根。

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

静观因悟性,耽听欲忘言。

何由驻尘驾,迢递一寻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