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

干将在匣神鬼惊,土花绣涩含苍精。

千年地下灵不死,万丈烛天牛斗横。

壮夫入佩心相许,唾手功名轻一缕。

倚天长笑气食牛,誓斩楼兰扫尘雾。

归来献馘朝宸旒,奋言先落佞臣头。

河清海晏颂声作,乞身复向西山陬。

我歌宝剑声如吼,飒飒英风生两肘。

丈夫作事贵轩昂,肯向蓬门甘老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宝剑篇》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宝剑的形象,展现了英雄豪情与壮志凌云的主题。

开篇“干将在匣神鬼惊”,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宝剑在剑鞘中便能震慑鬼神的威严,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着“土花绣涩含苍精”一句,运用比喻,将剑身上的锈迹比作苍翠的精气,形象地展示了宝剑虽经岁月侵蚀,但其内在的锋芒与力量并未消减。

“千年地下灵不死,万丈烛天牛斗横”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宝剑的不朽与超凡脱俗,仿佛它能穿越时间与空间,照亮苍穹。随后,“壮夫入佩心相许,唾手功名轻一缕”则表达了英雄对宝剑的认同与向往,即便功名唾手可得,也显得轻如鸿毛,凸显了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

“倚天长笑气食牛,誓斩楼兰扫尘雾”描绘了英雄拔剑而起,豪情满怀,誓言清除一切阻碍,扫除世间污浊。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归来献馘朝宸旒,奋言先落佞臣头”表现了英雄完成使命后,回到朝廷,直言进谏,铲除奸佞,维护了国家的清明与公正。

“河清海晏颂声作,乞身复向西山陬”描述了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人在此请求退休,归隐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与价值取向。

最后,“我歌宝剑声如吼,飒飒英风生两肘。丈夫作事贵轩昂,肯向蓬门甘老丑”则是诗人对宝剑精神的赞颂,以及对自己人生追求的总结。他歌颂宝剑的英勇与豪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男子汉,应当追求高远的目标,决不能甘于平凡,沉沦于世俗的束缚之中。

整首诗通过宝剑这一象征物,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语言激昂,情感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和孙廷珍侍御短檠歌

中庭烧檠多更长,金缸列钱绕屋光。

红荧朱烬耿欲灭,酒酣试问西堂凉。

美人矜醉炷罗带,照拂氍毹铺绣床。

东邻少年曳裙客,收束韦编二三策。

呻吟佔毕短檠空,光青夜寒秋月白。

佳儿在后翁在前,轰雷震起双龙眠。

凤膏不复延骄恣,绿幕绡红烟扫翠。

短檠犹照旧时人,翻惜长檠便沦弃。

形式: 古风

送张永清下第南归

长安花落莺声老,送别都门心草草。

白璧由来惜暗投,俗眼相看不知好。

读书十载未成名,落日辞家仗剑行。

飞腾已遂丈夫志,离别无为儿女情。

黄金高台插天起,台下行人思郭隗。

千里元从骏骨来,躁进纷纷徒已尔。

负郭田荒草蔓滋,嫂不停机妻不炊。

一朝唇颊惊六国,腰间金印何累累。

纵横游说非吾有,汗简功名在人手。

干将未出狱中泥,犹有神光射牛斗。

出门有碍情悽恻,不是长安看花日。

进退枯荣事偶然,欣戚何须动颜色。

冠盖相逢自有期,君归应惜少年时。

浮云流水天涯路,回首令人千万思。

形式: 古风

题钓鱼图勉许瑛

生不见渭水渔翁发垂白,欲事纶竿死岩泽。

一朝天子梦中求,兆协非熊年八十。

又不见子陵垂钓富春山,万事无心天地閒。

客星一夕犯帝位,羊裘拥入鹓鸾班。

古人出身有如此,却笑今人徒已尔。

生意何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况汝持身当有为,读书正遇少年时。

饭囊酒袋人不数,凤雏麟子真吾师。

我昔成童游泮学,雪案萤窗自磨琢。

但愿才名播缙绅,焉知冻馁填沟壑。

迩来踪迹虽淹留,襟怀不作青云愁。

丈夫处世贵廓落,何用浮鸥一钓舟。

形式: 古风

伍子胥渡江图

壮气横空欲吞楚,半夜函关出虓虎。

城中追骑若行云,泉下孤臣泪如雨。

江头立马寒飕飕,江神吐泣皇天愁。

捐躯甘作异乡鬼,誓死肯忘同天雠。

何来老父伤羁阻,舣棹招摇夜相渡。

百金宝剑辞不收,万石功名草头露。

雄兵一旦下吴台,楚国山河半草莱。

旧主已随烽火遁,将军犹入故宫来。

秦庭泣血昭王返,白苧歌长越兵远。

夫差夜饮欲烹龙,句践宵衣正尝胆。

零落䲭夷百战身,姑苏麋鹿漫伤神。

君看楚郢鞭尸客,应是吴门抉目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