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姑苏台下水茫茫,麋鹿不来春草长。
柳外阑干谁独倚,玉箫吹怨满斜阳。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姑苏台》描绘了一幅姑苏台遗址的荒凉景象。"姑苏台下水茫茫",开篇以浩渺的水面烘托出昔日繁华之地如今的寂寥,"麋鹿不来春草长"则暗示了台下已无人迹,只有春草丛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下来的"柳外阑干谁独倚",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柳树环绕的栏杆旁凭眺,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最后以"玉箫吹怨满斜阳"作结,那悠扬的箫声在夕阳下回荡,寄托了无尽的哀愁和对往昔荣光的怀念。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姑苏台遗迹的深深惋惜。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金绣鸳鸯绿锦裀,水精帘底净无尘。
君王醉枕香红软,人隔重江正卧薪。
路接枫桥一径通,渔郎遥荅隔河舂。
自从夜禁行人绝,不信乌啼城外钟。
石乱香甘凝不流,何人品第到茶瓯。
可能一勺长安水,瞒得文饶老舌头。
百万西来势莫撄,孤危甘死战尘腥。
欲询往事无遗老,日暮城头鬼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