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郑氏诗

才见凤飞复失鸾,漫歌薤露为伤残。

月明秋水霜天肃,风凛空山木叶乾。

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缣英烈胜吴干。

须眉自昔存豪气,不道柔姿胆更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节妇郑氏诗》由清代诗人施世骠所作,通过对节妇郑氏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与高尚情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氛围。

首联“才见凤飞复失鸾,漫歌薤露为伤残”以“凤飞”与“鸾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以及对失去美好事物的哀伤之情。“漫歌薤露”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物的无奈与哀悼。

颔联“月明秋水霜天肃,风凛空山木叶乾”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肃穆、凄凉的气氛。月光皎洁、秋水清澈、霜天肃杀、风吹木叶凋零,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萧瑟的画面,进一步烘托了诗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颈联“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缣英烈胜吴干”赞美了节妇郑氏如同蜀地凤凰般高贵的灵魂,以及她英勇无畏的精神。将郑氏比作“蜀魄”,寓意其精神超越时空,永恒不灭;“一缣英烈”则强调了她的英勇事迹如同珍贵的绢帛一般,值得后人铭记。

尾联“须眉自昔存豪气,不道柔姿胆更寒”揭示了郑氏不仅拥有刚毅的男性气概,更在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坚定的勇气与决心。这一句既是对郑氏性格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社会性别偏见的批判,强调了女性同样可以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妇郑氏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勇敢面对挑战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女性独立与自由的深切关怀与赞美。

收录诗词(6)

施世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克澎湖

独承恩遇出征东,仰藉天威远建功。

带甲横波摧窟宅,悬兵渡海列艨艟。

烟消烽火千帆月,浪捲旌旗万里风。

生夺湖山三十六,将军仍是旧英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吊殉节五妃墓

五妃殉节报明君,旷代流芳天下闻。

烈魄共吞东海月,英风齐撼西山云。

啼残蜀帝声中血,拖尽湘灵水上裙。

尘土何干悲粉黛,一朝忧戚与谁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台阳腊除杂咏(其一)

舌耕初放暇,已是卖联时。

履袜新正计,工谋润笔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台阳腊除杂咏(其二)

债主催今夕,逋家约过年。

扣门忙丙夜,已是过年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