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棕

秀干扶疏綵槛新,琅玕一束净无尘。

重苞吐实黄金穗,密叶围条碧玉轮。

凌犯雪霜持劲节,遮藏烟雨长轻筠。

此名未入华林记,谁念西南寂寞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景,通过对竹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秀干扶疏綵槛新,琅玕一束净无尘。" 这两句用来描绘竹子的姿态,"秀干"指的是竹子细长而挺拔,"扶疏"则形容其枝叶稀疏而有致,"綵槛"是竹子间的空隙,而"琅玕一束"则表明了一束竹子的整洁无尘。

"重苞吐实黄金穗,密叶围条碧玉轮。"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竹子成熟时的景象,"重苞"指的是竹子外层的苞皮层层包裹,"吐实"则是竹子吐露出成熟的籽实,而这些籽实如黄金一般珍贵,"密叶围条"形容了竹叶紧密而有序,"碧玉轮"则使人联想到竹叶间透出的绿色光线,如同碧玉般清新。

"凌犯雪霜持劲节,遮藏烟雨长轻筠。" 这两句表达了竹子在严寒和阴雨中的坚韧不拔,"凌犯雪霜"指的是竹子即便是在严酷的冬天也不屈服,而"持劲节"则是竹子的韧性和坚定;"遮藏烟雨"形容了竹叶在细雨中轻轻摇曳,"长轻筠"则表达了一种柔美而不失刚健的气质。

"此名未入华林记,谁念西南寂寞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未被世人所知的竹子的哀愁和对远方西南春天的怀念,"此名未入华林记"意味着这竹子并没有进入著名的《华林记》之中,而"谁念西南寂寞春"则是诗人在感叹没有人注意到这美好的春天。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红树

万叶惊风尽卷收,独馀红树拟禁秋。

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

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

劝君莫上青山道,妆点行人分外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轩秋日

官舍萧然似隐居,一轩秋色伴恬如。

深藏宿雨树木暗,高洒夕阳篱落疏。

景物静思临水石,光阴闲觉入图书。

此心只有云相信,长畔吟魂绕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西湖

丞相淹回地,光容满落晖。

池塘存旧梦,城郭叹前非。

烟霭阴晴出,凫鸥远近归。

松风殊有意,犹欲下金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观音院怪松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