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顾镛》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回忆,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过往的缅怀。
首联“玉山人去草堂存,及见濠梁几世孙”,以“玉山”象征高洁之人,而“草堂存”则暗示了友人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在。接着,“及见濠梁几世孙”一句,巧妙地将友人与濠梁(古代传说中的钓鱼之地)联系起来,暗喻友人如同古代贤士一般,其风范流传至今,影响着后世子孙。
颔联“倾盖涂中成旧识,侨居淮上是清门”,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初次相遇的情景,虽在旅途之中,却一见如故,成为知己。而后句“侨居淮上是清门”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家世的清白与高雅,表达了对友人家庭背景的敬仰。
颈联“前朝旧事犹能记,南国遗风且莫论”,诗人回顾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提到了过去的故事,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风范的赞赏,认为这些品质超越了地域与时代的限制。
尾联“莫怪题诗多感慨,曾于名胜集中翻”,诗人解释了自己在诗中表达的感慨,并透露出自己曾在名胜古迹中寻找灵感的经历。这一句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蕴含了对高尚品格与文化传统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