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旅为友人陈敬初北游所作的饯行题赠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的关切。
首联“我爱天台陈敬初,少日辞家即远图”,开篇直接点明了对陈敬初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年轻时就怀揣着远大的志向离家远行。这种对友人早年抱负的赞美,既表达了对陈敬初的钦佩,也暗含了对友人此行的祝福。
颔联“上书拟献贾生策,入关便弃终军繻”,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贾生策指的是贾谊的治国策略,终军繻则指终军手持繻(一种信物)出使南越的故事。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既展现了陈敬初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形象,又暗示了他此行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颈联“八月官河秋水大,三江亲舍暮云孤”,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时的场景。八月的官河,秋水浩荡,三江边的家中,亲人只能在暮云中遥望。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深挂念。
尾联“名成归去岁未晚,卜邻有约依东吴”,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陈敬初能够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后顺利归来,并且在东吴找到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这一联既是对友人成就的期待,也是对两人友谊长存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也有对其未来成功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