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亩十首(其三)

读书不知道,言语徒自工。

求道匪云远,近在义命中。

吾儒有仲尼,道德无比崇。

传参十八章,入道知其宗。

后学昧极致,徒知授儿童。

孰识孝与弟,理与神明通。

为臣不知此,事上焉能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畎亩十首(其三)》。诗中探讨了读书与实践、道德与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与应用。

首句“读书不知道,言语徒自工”,指出仅仅读书而不思考其内涵,只是在技巧上有所提高,却无法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接着,“求道匪云远,近在义命中”强调了追求真理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义理之中,即道德和生命的意义之中。

“吾儒有仲尼,道德无比崇”提到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其道德观念崇高无比。接下来,“传参十八章,入道知其宗”指出儒家经典《论语》等著作是入门之道,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

然而,“后学昧极致,徒知授儿童”批评了后来的学习者往往只知表面,未能深入理解,甚至只是教授给孩童,缺乏真正的领悟和实践。最后,“孰识孝与弟,理与神明通。为臣不知此,事上焉能忠”强调了孝悌、理性和神明相通的重要性,作为臣子若不懂得这些道理,便难以做到对君主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王十朋对于儒家伦理道德的深刻理解和重视,强调了理论与实践、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畎亩十首(其四)

仲尼作春秋,垂训千万年。

古者父母雠,义不共戴天。

庄同父何在,乃与齐侯田。

鲁国无臣子,君亲义茫然。

齐纪不并立,诸儿得称贤。

善恶不可掩,笔削至今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畎亩十首(其五)

飞飞古帝魂,哀哀寄春怨。

异乡节物新,故国人事变。

诉亡谁肯怜,啼苦血空溅。

云安再拜人,伤哉不复见。

形式: 古风

畎亩十首(其六)

彼微双鹡鸰,飞飞同一原。

急难喻兄弟,义著周雅篇。

周公代武王,大义今古传。

人孰无兄弟,急难斯见焉。

愿怀周公心,无愧诗人言。

形式: 古风

畎亩十首(其七)

竹有君子节,青青贯四时。

桃李媚春光,千株弄妖姿。

世眼悦繁艳,畴能赏幽奇。

君看桃李蹊,蹄毂纷争驰。

君看竹林下,形影谁相随。

七贤久沦没,高躅犹可追。

吾家植千竿,风月足自怡。

岂不竞时好,聊为岁寒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