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陈叔韬宿崇山兰若期少尹陈思孝不至赋得近体一首遂书于壁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

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遗憾的画面。首句“化成烟磬晚微微”,以傍晚时分袅袅升起的钟声,营造出寺庙的宁静氛围。次句“何事同心也负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陈思孝约定未至的小小失落,流露出期待落空的淡淡失望。

第三句“双树焚香栖鸟定”,通过描绘焚烧香木、栖息的鸟儿静止不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僧侣生活的禅意。接着,“空山对酒白云随”,诗人独自在空山中举杯,只有白云相伴,显得孤独而深沉。

“风飘仙梵清机远”写风吹过,远处传来仙音般的梵唱,增添了神秘和超脱的意味。最后一句“月隐禅枝夜坐迟”,月亮隐入禅树枝头,诗人深夜静坐,期待与友人的相聚,但又因友人未至而延宕。

结尾处,“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诗人决定明早向陈思孝表达问候,将他比作东汉时期的贤士支遁(支公)和郑当时,暗含对友人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如期相聚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兵卫从事考满赴铨

几年从事总兵机,千里輶轩入帝畿。

骠骑别时多载酒,故人分处尚留衣。

秦淮远火春鸿断,长乐微钟晚雪稀。

闻道宦游西上好,莫将莼菜忆东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张明府入奏

满县棠梨春著花,郎官书奏觐京华。

帆开楚水犹逢雁,道过金坛得到家。

紫禁曙钟云外听,白门春酒日边赊。

遥知马首春归早,不待青门尽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人代兵后还乡

十年弓马似君稀,到老还乡愿不违。

祖道百壶孤棹别,温陵千里远人归。

江桥夜火霜蚝熟,野馆秋风海菜肥。

好是北堂调膳后,閒看儿女笑牵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詹时雨哭永宁许将军

剑锋销尽马啼穿,夷虏凭陵尚寇边。

谁念将军能死国,远持兵印独归泉。

荒城听雨伤秋早,沧海招魂怆暮烟。

忠愤向来同感激,温陵南望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