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游龙卧山留一夕明日值雨坐超上人房偶题

野兴更周遭,应迟问大刀。

山房逢雨好,人意与秋高。

多谢烹鲜乳,还令厌浊醪。

重来须累少,款款听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野外的兴致更加浓厚,期待与大刀交谈。
在山间的房舍遇到好雨,人的心情也如秋天般开阔。
感谢你用新鲜的乳汁烹煮美食,让我对浊酒失去了兴趣。
下次再来时,希望能带着轻松的心情,静静地聆听萧瑟的声音。

注释

野兴:野外的兴趣或乐趣。
周遭:周围,四周。
迟:推迟,期待。
大刀:可能指朋友或知己,也可能象征力量或智慧。
山房:山中的小屋或书房。
逢:遇到。
雨好:好雨,形容雨适宜。
人意:人的心情。
秋高:秋天的天空高远,比喻心情开朗。
烹鲜乳:烹煮新鲜的乳汁(可能指牛奶或某种饮品)。
厌:厌恶,失去兴趣。
浊醪:浑浊的酒。
重来:再次来访。
累少:轻松,不带太多负担。
款款:缓缓地,慢慢地。
萧骚: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九月游龙卧山留一夕明日值雨坐超上人房偶题》描绘了诗人游历龙卧山时的闲适野趣和对雨后山居的喜爱。首句“野兴更周遭”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浓厚兴致,而“应迟问大刀”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期待和对世俗问题的暂时放下。

“山房逢雨好”直接点出雨后的环境之美,雨后的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秋雨的洗礼而提升。“人意与秋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秋天高远意境的共鸣。

“多谢烹鲜乳”一句,诗人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特别是那新鲜的山间乳品,让人感到格外美味。“还令厌浊醪”则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淳朴生活和浊酒的厌倦,更显出对清雅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重来须累少,款款听萧骚”,诗人期待下次来访时能有更多闲暇时光,静静地聆听山间的自然之声,流露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简静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登龙卧山

复此云山饮,吁嗟空自劳。

三回看杞菊,两度叹蓬蒿。

昨者唯伤李,如今更忆曹。

海阳真俊逸,一等野坟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其二)

嫁娶比邻近,门庭古木幽。

藁砧旧相好,兰玉久从游。

双鹤来何处,孤鸾不到头。

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其一)

哀曲梧桐夜,何年苜蓿盘。

敬夫前辈重,好客妇人难。

十月明朝尽,孤坟落日寒。

鹿门催作黍,此意竟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忆浮家洞

万竹苍苍乌鸟啼,一江渺渺薜萝西。

幽怀动处兰初长,好句来时月已低。

年岁却从为客尽,家书长是倩人题。

疏钟日落孤村立,秋燕梁空归思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