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文人夏孙桐所作,名为《禹慎斋摹松雪鹊华秋色卷子冯叔莹复仿之为题三绝句(其三)》。夏孙桐以鉴赏和品评古诗文见长,此诗正是他对一幅描绘松雪鹊华秋色的画卷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摹本华亭最著称”,开篇即点明了这幅画作的来源与地位,华亭是古代地名,这里指代的是松雪道人的作品,以其精湛技艺而闻名遐迩。“此如北秀彼南能”,将这幅画作与北方的山水画杰作相提并论,强调其艺术价值与影响力,南北并举,彰显其卓越的地位。
“羚羊香象寻神迹”,羚羊与香象在这里象征着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与深厚修为,他们在创作中追寻着艺术的至高境界,如同羚羊与香象在自然界的独特之处,展现出艺术家的独特视角与非凡才华。“禅悟期君最上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观者或读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通过欣赏这幅画作,领悟到艺术与禅学的深层联系,达到心灵的最高层次的领悟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赞美与对观者心灵启发的期待,展现了夏孙桐对于艺术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作品的极高鉴赏力。